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
在遇到挫折时,我时常会回想起在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看到的这句话,那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始终鼓舞着我。
八步沙位于甘肃省古浪县,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因曾经风沙肆虐、“出门八步就是沙”而得名。2024年春天,我随学校的一次实践活动来到这里。在前往古浪县的大巴车上,看着窗外的绿色一点点变少,我知道我离沙漠越来越近了。
在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我第一次了解了八步沙林场的发展过程。当地6位年龄加在一起300多岁的老汉,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书上按下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接续奋斗,用不懈努力在荒漠竖起“绿色屏障”。我被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40多年间,三代治沙人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先后完成治沙造林30多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40多万亩,栽植各类沙生植物3000多万株,把八步沙绿洲向沙漠过渡地带整体推进了30多公里。这真是惊人的成就!
在八步沙,我还体验了压沙,亲身感受在沙漠植树的不易。在治沙点,同学们纷纷撸起袖子,拿起工具,挖沟槽、铺稻草,压出了一块块草方格。不知不觉间3个小时就过去了,看着一棵棵象征着希望的梭梭苗,我心中满是骄傲。我的祖国苏丹北部也饱受沙漠侵蚀之困,非常希望那里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治沙经验。
非洲是荒漠化最严重的大洲。联合国环境署的数据显示,约45%的非洲土地面临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其中55%有进一步荒漠化的风险。为遏制撒哈拉沙漠扩张,非洲国家近年来开展以“绿色长城”计划为核心的荒漠化治理,充分借鉴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与技术,收获显著成效。
在八步沙的所见所闻让我真正理解了中国对绿色发展的矢志坚持。未来我将会把在中国的所学所思带回苏丹,投入到祖国建设当中。同时,我们也需要“六老汉”那种“困难面前不低头”的精神,它将会一直激励我前行。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苏丹籍留学生阿萨梅尔丁·米托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