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假日文旅“热”展现中国经济活力(和音)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假日文旅“热”展现中国经济活力(和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10-09 10:44

  假日文旅“热”铺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为世界观察中国发展现状与前景打开了窗口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国大地游人如织,消费市场热气腾腾。假日文旅“热”铺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为世界观察中国发展现状与前景打开了窗口。

  假日文旅“热”源于流动活力。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从高速车流到高铁列车,从水上邮轮到飞机航班,涌动的人潮见证流动中国的生机活力。跨境人员往来也十分活跃。从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到非洲的肯尼亚、南非,再到欧洲的塞尔维亚等国,多国为吸引中国游客推出便利政策。中国游客出境游升温,既增进文化交流,也给当地经济增添新活力。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认为,中国是重要的游客输出地和旅游目的地,在拉动出境游和国内游方面对全球旅游业作出重要贡献。

  假日文旅“热”显于消费动力。从城市商圈到乡间民宿,从景区打卡到田园体验,出游的热情转化为消费增长活力,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内生动能。假期出行热度是衡量消费者信心的重要风向标,中国节日期间涌现的出行潮,折射出国内消费潜能的持续释放,为旅游、住宿、餐饮等行业注入增长动能。中国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消费市场呈现繁荣活跃的良好态势。彭博社文章指出,中国向服务消费为主的转向恰逢消费者对体验感、健康度和性价比的需求上升之际,航空、旅游、免税购物、电影等关键行业将受益于假期带来的提振。

  假日文旅“热”在于多元选择。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许多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景点,而是追寻更具特色、更富创意的假日体验。“奔县游”“乡村游”出圈,城乡经济因浓厚的“烟火气”而愈加繁荣,科技光影也以更加灵动的姿态融入文旅场景,折射出中国文旅市场的新变化。在江西龙南市杨村镇,太平堡“村BA”篮球赛激情开赛,吸引远近游客;江苏多地,“苏超”等体育赛事带动观赛旅游热潮,形成“为一场赛,赴一座城”的新型消费模式。巴西《论坛》杂志网站记录下这番观察:“中国民众为观看或参与体育赛事而出行的旅游方式,已成为促进消费和地方发展的新形式,体育正转化为经济引擎。”

  假日文旅“热”汇于双向奔赴。这个双节假期,“China Travel”热度持续攀升。去哪儿旅行大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在中国国内乘坐飞机的外国旅客同比增长四成以上,飞往中国70个城市。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放慢脚步,沉浸式感受中国的地方文化和节日氛围。他们或是在苏州学习刺绣针法,或是在西安身着汉服“穿越”回盛唐,或是在重庆感受赛博朋克之风……这份交融古今的独特体验,勾勒出一个古朴又时尚的当代中国。

  假日经济升腾的活力,映照出中国经济的澎湃生机。中国将继续以消费的活力、开放的诚意、创新的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与暖意。

  《人民日报》( 2025年10月09日 03 版)

[ 责编:姜姝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