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社昆明9月7日电 题:国内外专家热议中国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供给与贡献
新华社记者张兴军、余贤红、赵珮然
6日,在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面向全球发布《回应时代呼唤 解答世界之问——中国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供给与贡献》中英文智库报告,受到与会嘉宾以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和讨论。
报告认为,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地缘冲突频发,经济失衡加剧,数字鸿沟扩大,价值迷失与信仰危机日益深刻。在世界性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的背后,是深刻的思想赤字。
“‘思想赤字’这一新概念切中肯綮,深刻指出了当前国际社会对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新需求。”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陈利君认为,报告对中国供给的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概念、内核、经验、未来图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对增进各国共识、弥合分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全球南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为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全球南方正在崛起。但我们必须明确:我们崛起的目的绝非重蹈前人的覆辙。我们的崛起为人类呈现另一种对世界的愿景——一个根植于和平、可持续性、团结和尊重多元的世界。”塞舌尔前副总统文森特·梅里顿说。
在黎巴嫩新闻部总司长哈桑·穆罕默德·法勒哈看来,在全球化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的当下,全球南方已超越地理范畴——它既是文明宝库,也是推动包容性变革的集体力量。
报告指出,作为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一员,中国基于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对自身实践的总结,形成了系统完备、内涵丰富的全球公共思想产品供给体系。其中,在国际体系维度,提出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的科学体系,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老挝始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践行者。我们高度珍视与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的深厚情谊,赞赏中方在引领和推动全球南方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坎潘·培亚翁说。
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繁荣进步提供了借鉴。
“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伟大变革,是我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源泉。”中非共和国国家高级新闻委员会主席何塞·理查德·普阿姆说,中国不仅是礼仪之邦、好客之国,更是南方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发展典范,为中非共和国等正在寻求真正发展道路的南方国家提供了宝贵启示。
伊拉克通讯社副社长纳赛尔·阿卜杜勒卡里姆表示,在中国的帮助和支持下,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和惠民生项目在伊拉克落地,为当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与中国的务实合作,为包括伊拉克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在价值观维度,中国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实现了国家、社会与个体之间的价值统一,也为跨国家、跨文化、跨族群之间的和谐共生奠定价值基础。
“无论顺境逆境,莫桑比克与中国始终携手同行,共同书写团结互助、相互信任、共同进步的辉煌篇章。”莫桑比克共和国议会议员、前总理艾雷斯·阿里说,全球南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声音、一股力量、一部充满奋斗与希望的历史。确保这种声音被倾听、被尊重、被珍视,不仅被本国人民更被国际社会所认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中国的全球公共思想产品是不断发展、持续创新的体系,具有科学、开放、进步的理论特质,将为人类发展开启更加壮阔的未来图景。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副部长安卜琳·贾恩说:“文明因思想互鉴、商贸互通、知识共享而历久弥新。让我们相互学习、共享所长,共同塑造一个多元共生、以合作促进和平与发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