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收获友谊和荣耀 他们都为成都世运会点赞!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收获友谊和荣耀 他们都为成都世运会点赞!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8-18 20:16

  第12届世界运动会闭幕式

  昨晚在成都世园会国际友谊馆举行

  包括本届世运会精彩视频回顾

  运动员入场仪式、交旗仪式

  文体表演等多个环节

  在歌声和舞蹈中

  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

  共度欢乐温暖的惜别之夜

  夜幕下的成都世园会成都国际友谊馆流光溢彩,全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数日的体育健儿们欢聚一堂,青山绿地间激情澎湃、歌舞飞扬。

  成都世运会英国力量举项目领队马特·加里:闭幕式真的太震撼了,简直是一个全新的高度。我非常享受在这里的每一秒,一切都堪称一流。

  成都世运会保加利亚体操项目运动员安东尼奥·帕帕佐夫: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烟花表演,还有整个闭幕式的组织。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成都世运会荷兰棒垒球运动员布兰达:孩子们在台上的童声演唱《友谊地久天长》,非常感人。在成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是非常珍贵的。

  成都世运会匈牙利荷球项目运动员克里斯托夫·贝卢什:尤其是最后那个节目,美轮美奂、气氛热烈,还有挥舞道具和舞蹈的部分,非常有感染力,让人很感动。我也很喜欢整个赛事的组织,志愿者们都很热情、很可爱。

  成都世运会志愿者喻麟:很荣幸能够作为志愿者来参加这一场世界性的比赛,让我们不同的人群聚到一起,让不同的文化在这场盛会里融合在一起。

  成都世运会志愿者胥悦:闭幕式来自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都像家人一样聚在那里在看节目,非常温暖和快乐。闭幕式绽放的烟花,它不仅象征着闭幕式圆满结束,也可以看作一粒一粒小小烟火,像是志愿者作为小星星一点一点在世运会里面闪烁。

  

  

  世运会期间,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在成都共同谱写“运动无限气象万千”的精彩篇章。

  成都世运会中国攀岩运动员邓丽娟:中国拿到了排名第一,感觉特别骄傲,特别自豪。祖国一直在我们背后支持着我们。我希望自己能够越来越好,越爬越快。

  成都世运会比利时铁人三项运动员杜邦: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世运会,这个记忆永远难忘。成都的运动场馆很先进,这里民众非常友好热情,我在这里收获了一枚铜牌,未来会向金牌努力。

  成都世运会墨西哥摩托艇运动员洛丽塔·弗洛雷斯:我在成都度过了愉快的夏天。我代表墨西哥摩托艇,进入了世界前12名,真的很神奇。我很自豪能站在这里,希望未来在这个项目上有更大的超越。

  成都世运会美国啦啦操花球运动员西德妮·马丁:在参观成都的过程中,我们先是乘船游河,之后又坐上了火锅巴士。能看到成都的建筑和文化,真的非常有趣。还去看了一场川剧变脸演出,你完全猜不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实在太精彩了。

  

  

  闭幕式上,成都世运会会旗移交给下届世运会举办城市德国卡尔斯鲁厄市。世运会的华彩落幕,留给世界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伴随着主火炬塔火焰的熄灭,大家作别今宵,相约未来。

  成都世运会捷克裁判员马特伊·苏尔科什:整个赛事组织得非常完美。我自己也非常享受,我真的很想再来一次。

  成都世运会德国皮艇球运动员莱昂·康拉德: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参与一项运动,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中国文化,在赛场结识新朋友。我也希望下一届世运会在德国也可以如此精彩。

  成都世运会斯洛伐克代表团团长乌拉诺斯:成都世运会的经历太棒了,赛事组织管理和赛场氛围都近乎完美。我们期待下一届世运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成都世运会西班牙媒体记者格克汗·塔纳尔:这里的一切都非常便捷,街道很整洁、建筑很美丽,智能化程度很高,许多事情在手机上就能完成,这座现代化的都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领略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大家都应该来走走看看。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救灾

  •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落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