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小牛油果,承载中南友好合作大故事(见证·中国机遇)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小小牛油果,承载中南友好合作大故事(见证·中国机遇)

来源:人民日报2025-08-11 08:24

  南非鲜食牛油果输华——

  小小牛油果,承载中南友好合作大故事(见证·中国机遇)

  本报记者  戴楷然 杨 阳 郑 翔

  一颗颗新鲜的牛油果,从南非果园的枝头采下,不久便可送达中国消费者手中。近年来,随着“轻食”“低脂”等消费趋势流行,牛油果因低糖、多纤维、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喜爱。牛油果沙拉、牛油果奶昔、牛油果茶饮……中国市场对牛油果的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消费量不断增加,为南非等国的牛油果开拓中国市场带来了新机遇。

  自2023年获准输华以来,南非鲜食牛油果持续出口中国市场,为中南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近日,记者走访南非牛油果生产企业和牛油果行业协会,探访小小牛油果背后承载的中南友好合作大故事。

  “增强了南非牛油果从业者的信心”

  清晨,记者从南非北部林波波省城镇察嫩驱车一路向北。道路两旁连绵起伏的山丘上,一片片苍翠的树林中,有不少牛油果树。成熟的牛油果挂在枝头,表皮油亮光滑,格外显眼。

  在威斯特伐利亚公司位于察嫩的牛油果园,身穿绿色制服的工人正用网兜将牛油果摘下,装到斜挎在身上的背包里。背包装满后,工人们将牛油果装到运输车上。随后,这些牛油果被运送到牛油果包装厂,进行检测、清洗、分拣、包装等程序。

  牛油果是南非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超过2万公顷,并保持每年800公顷的增长态势。林波波省是南非牛油果的主产区之一。威斯特伐利亚公司非洲商务总监汉斯·博尤姆介绍,目前南非牛油果年产量约16万吨,其中40%至45%出口至国际市场,年出口总值约50亿兰特(1元人民币约合2.47兰特)。

  2023年8月,南非成为继肯尼亚、坦桑尼亚之后第三个获得鲜食牛油果输华准入的非洲国家。2024年10月,首批来自南非的牛油果通过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入境中国,亮相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年5月,南非水果出口公司ZZ2向中国出口了2025年产季首批牛油果,并通过实体商超、网络平台等渠道销售。截至目前,南非已经向中国市场出口牛油果约100吨。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牛油果出口国,中国市场为南非牛油果提供了更多元的出口渠道。”博尤姆表示,“南非牛油果进入中国市场,不仅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也增强了南非牛油果从业者的信心。”

  “在中国市场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走进ZZ2公司位于察嫩的牛油果包装厂,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高度自动化的牛油果包装线。工人们熟练地对牛油果进行包装,之后将牛油果运到冷库,为牛油果“降温”后再进行全程冷链运输。

  控制室里,技术人员正盯着屏幕,记录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屏幕上显示着牛油果的单果克重、瑕疵情况、建议分类等级等详细信息。“这一设备能够捕捉识别牛油果的具体信息,实现对牛油果的自动化分类。”ZZ2公司市场经理克莱夫·加勒特说,该生产线每小时最多可处理30吨牛油果。

  “牛油果经过成熟度检测、坏果筛选、果皮清洗、机器分类等流程,被划分为不同等级。品相较好的牛油果进入零售和批发市场,表皮有瑕疵但不影响食用的牛油果将被送到加工厂,用于制作牛油果泥、牛油果油等产品。”加勒特说。

  今年6月,ZZ2公司生产总经理皮特·范齐尔带领团队前往中国上海考察,与中国经销商洽谈合作事宜。“我们与ZZ2公司团队沟通了南非牛油果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并探讨了优化航运时间的方案,希望为下一批南非牛油果输华提供更多经验,更好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中国一家牛油果销售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史春雨表示。

  2023年,中国牛油果进口量约6.6万吨,成为亚洲最大牛油果进口国。与世界各产区的牛油果“同台竞技”,南非牛油果如何“脱颖而出”?

  “南非牛油果在产季和品种方面具有优势。因种植区域跨越不同纬度和海拔,南非牛油果的产季从每年2月持续到12月,具有持续供应出口市场的能力。”南非亚热带水果种植者协会首席执行官德雷克·杜金说,在品种方面,南非产的绿皮牛油果果皮薄、味道甜、纤维感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的口味选择。

  “从运输环节看,鲜食牛油果对运输时效的要求较高。中国推出的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为南非牛油果出口中国提供了重要便利。”史春雨说,南非牛油果到达中国港口后,海关会按照“绿色通道”标准提供“无陪同查验”等通关便利化措施,优先安排查验及通关放行。

  “从产业基础看,南非牛油果园多为大规模经营模式,耕作方式集约化、专业化,在采后处理、冷链运输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加勒特表示,当前,南非牛油果运输到中国港口的平均时间是22至25天,他们正致力于采用更成熟的冷链技术,持续优化航运线路,保证产品品质和运输时效,“为南非牛油果在中国市场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抓住非中经贸往来蓬勃发展的机遇”

  今年6月,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举行。中方强调,中国愿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这一举措大大增强了南非牛油果行业对中国市场前景的信心。

  “南非牛油果行业将中国作为重点开拓的新兴市场之一。零关税政策的实施,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出口竞争力。”杜金表示,“南非亚热带水果种植协会正与相关机构合作,在中国等市场开发牛油果特色食谱,让更多中国消费者爱上这种健康果实。”

  “中国市场增长迅速、潜力巨大,随着中国消费者对牛油果的需求持续上升,必将有力推动南非牛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杜金表示,“除鲜食牛油果出口外,我们注意到中国云南省正培育当地牛油果产业。南非拥有超过百年的牛油果种植历史,具有产业化优势。我们期待与中国伙伴开展从牛油果种植到加工全产业链的合作。”

  近年来,包括南非牛油果在内的非洲特色农产品持续走俏中国市场,农产品贸易合作成为中非合作的新亮点。“我们希望抓住非中经贸往来蓬勃发展的机遇,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和产量,积极开拓中国市场,不断增强南非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杜金表示。

  (本报约翰内斯堡8月10日电)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