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什么是文明对话的力量?他们这样说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什么是文明对话的力量?他们这样说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2025-07-24 10:00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丁雅栀徐刘刘】7月2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天津开幕。这场以“弘扬全球文明倡议,建设上合美好共同家园”为主题的高级别对话,吸引了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等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及文化领域代表。与会代表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纷纷表示,中国正通过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搭建关键平台。

  步入会议现场,《环球时报》记者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交流氛围,许多外国友人沉浸在文化体验中:有的提笔书写中国书法,一笔一划间感受汉字的韵味;有的驻足欣赏老子、泰戈尔、鲁达基等文化名人的雕塑;还有的围坐在工作台前,专注地制作中国漆扇,在漆料的流动、渗透、交融中感受传统工艺的温度……这些鲜活的文化互动场景,恰是上合组织国家践行文明对话理念的生动缩影。

  “要对话,不要对抗”,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表示,文明对话是推动和谐发展、维护地区稳定的关键力量。在当今动荡的世界,诸多问题凸显,分歧往往多于团结,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消除不同文明间的误解,为世界的稳定与和平筑牢根基,也为共同发展、实现繁荣铺平道路。上合组织国家所在区域延续着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传统,传承着文明互鉴、和平共处的理念,正是古丝绸之路在当代的延续与升华。

  在索海尔看来,上合组织构建了完整的跨文明对话层级体系:成员国的专家时常会面,从各级专家互动到部长级会议,再到每年举行的外交部长会议、总理会议和总统会议,形成了畅通的对话渠道。这一体系为各国提供了聚集讨论事务的平台和机会,即便在某些问题、观点上存在矛盾,也能迅速聚焦棘手问题并推动解决,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得以相互了解、讨论并攻克原本难以解决的难题。

  巴基斯坦总理中国特别代表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上海合作组织覆盖着世界上面积广阔、经济体量巨大的区域,众多国家参与其中。大多数成员国互为邻里,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互联互通进一步凸显。文明能够以和谐的方式拉近人们的距离,在这个充满冲突、问题和矛盾的世界里,人们首先需要相互了解,进而深入理解每个人的文化价值观。

  “人类需要避免错误,改正对抗冲突的理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对人类文明多样性最好的诠释。”吉尔吉斯斯坦外交学院副院长扎伊尼金·库尔曼诺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西方学者鼓吹的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都以西方文明为中心,忽略世界上有不同的文明形式,上合组织在尊重文化多样性为世界做了榜样。

  在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交流合作方面,中国的作用得到了各方的认可。索海尔·汗称赞了中国在促进成员国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中国在多领域为各国人民搭建了重要合作平台——无论是人道主义援助、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合作,还是青年学生交流,中国都积极推动着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互动融合。在经济层面,中国更通过深化贸易往来、完善金融银行体系,以及在能源、农业、工业、绿色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务实合作,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扎法尔以亲身经历讲述着文化交融的故事。“1976年我初到中国时,只能通过《中国》这本书了解这个国度。现在,我们的年轻人有更多机会直接感受中国文化。”他说,目前,约3万名巴基斯坦学生在中国各地高校求学,巴基斯坦的5所孔子学院和以及多所大学设立的中国研究中心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他还提到,两个月前,他所在的巴基斯坦城市举办了中国电影周,吸引了大量民众前往观看,尤其是年轻人,为了买票不惜排队数小时。“这一现象充分表明,中国文化正在跨越国界,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

  对于未来的文明交流,各方都充满期待。索海尔表示,未来上合组织将继续保持文明交流的进程,并有信心通过不断增加合理的妥协、对话和理解,最终实现思想、生活及相互理解上的和谐。而跨文明对话的目的,正是为所在地区带来和谐、稳定与和平。扎法尔也表示,中国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繁荣,而且向世界分享成功的经验。“我希望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努力,共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还发布了《共同数字文明共同体:中国倡议与上合未来》报告。该报告围绕共建数字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价值主张、实践路径等内容,以文明对话为主题,基于上合组织国家数字合作实践,聚焦数字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充分阐释人类文明新形态下中国与上合国家共建数字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路径,为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全球数字发展格局贡献中国方案和“上合智慧”。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时代,“隐形热门”竟是它?|科学报国正当时

  • “爱心教室”托起多彩暑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