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文交流为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人文交流为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2025-07-22 07:33

  中国和欧盟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建交50年来,双方在互学互鉴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人文交流有声有色,为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文明对话,从“交流”走向“融合”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庭院内,阳光洒落,微风拂面。在中国外交学院教授周庆杰的引导下,整齐列队的巴黎市民缓缓起势,演练太极拳,从刚柔并济、快慢相合的身体动作中,领悟“天人合一”。学员克里斯蒂安娜·奥兰练习之后感慨,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流动的哲学”,“太极拳动作流畅、节奏柔和,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修身养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里及外的形体表达。”

  中欧文明的对话,正逐步走出讲堂、书本,进入更为广泛的文化生活领域。

  “兰亭·雅集”中国书法展不久前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展厅内人头攒动,来宾们在作品前驻足欣赏,不时用手机拍照记录,并拿起毛笔学习运笔写字。来自德国小城策勒的弗雷特得知该活动后,特意挤出时间前来体验中国书法与篆刻艺术,“现场这么多德国年轻人对中国书法充满兴趣,让人感受到人文交流的活力。”

  今年5月,在比利时布吕热莱特的天堂动物园,3只来自陕西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金丝猴在此开启了为期10年的旅居生涯,吸引当地民众热情参观。“我希望借此向游客们讲述《西游记》的故事,介绍灿烂的中华文化。”天堂动物园创始人兼董事长埃里克·董博表示,这3只“美猴王”长途跋涉来到比利时,恰如一场新时代的“西游记”,它们是欧中友谊的使者,标志着欧洲和中国在动物保护等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

  今年3月起,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希腊、英国、德国、比利时、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上映,票房和口碑表现亮眼;端午节前后,龙舟赛在德国、法国、匈牙利、意大利等多国水域上掀起热潮,被誉为中欧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机会”……中欧文化交流互鉴正不断促进双方民心相通。

  旅游往来,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

  2025中国旅游文化周暨中国非遗旅游文创展近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匈牙利国家旅游局法律与治理支持部门主管西拉吉·绍博尔奇表示,近年来,匈中两国在经济、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已成为匈牙利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目前,布达佩斯与中国7座城市建立了直飞航线,成为连接中东欧与中国的重要航空枢纽。西拉吉说,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与旅游的盛会,更是连接匈中友谊、合作与互信的桥梁。

  2025年是中国与瑞士建交75周年,双方启动“中瑞文化和旅游年”活动。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表示,瑞士驻华大使馆计划在中国多座城市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活动。瑞士希望通过高效签证服务与可持续旅游计划,迎接更多中国游客到访瑞士,体验“绿色旅游”。

  西班牙瓦伦西亚旅游局副局长米盖尔·安格尔说:“我们非常关注中国市场,几乎在所有主要的中国社交平台上都注册了官方账号,向中国朋友介绍我们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瓦伦西亚还与广州、成都和西安结为友好城市,在多领域推动双边关系发展。”

  国际旅游行业媒体《旅行与旅游世界》杂志网站近日刊文称,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旅游业正在强劲复苏。一方面,欧洲游客正不断发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中国游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灵活、精致地体验欧洲之旅。

  中国已对24个欧盟成员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在推动中欧人文交流、旅游合作和经贸往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双方人员往来愈加频繁,民间往来更为密切。

  青年交往,为友谊增添青春活力

  “意大利和中国很早就通过丝绸之路展开了交流。这条路不仅是贸易的通道,更是文化与心灵的桥梁。”今年3月来华交流的罗马大学博士生孟薇兰说,意中两国人民互相尊重和欣赏,希望年轻人进一步发挥作用,巩固两国间的深厚友谊。

  青年的相知相亲是中欧关系的希望所在。今年以来,意大利、德国、法国、爱尔兰、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不少青年来华,用脚步丈量中国,用眼睛观察中国,与中国青年共叙友谊、共话未来。

  带队来华的爱尔兰罗克韦尔中学教师代表帕特里克表示,这样的访问交流加深了爱尔兰青年对两国关系的理解,他们感受到真实的中国、人文的温度和友谊的厚度,以后学校每年将组织20名学生赴华游学。

  在欧洲国家,学习中文已成为“流行趋势”:法国中小学设有60多个中文国际班,中文已成为第五大外语;西班牙是欧盟中文学习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学习人数超过6万……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赛区的赛场上,选手们用流利的中文讲述自己与中国的故事。法兰克福大学孔子学院教师戈健感慨:“学生通过中文了解并热爱中国,同时收获珍贵友谊和人生经验,令人欣慰。”德国青年何本德表示,学习中文让他拓宽视野、更好地认识世界,也得以将更多真实的中国故事讲述给欧洲民众。

  面对世界不确定性,中欧文化交流不仅是双边关系的推动力,更为全球文明多元共生带来启迪。

  文明间的差异并非阻碍,而是激发创造的源泉。“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展览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既深藏东方造境的哲思,又彰显法兰西的先锋精神;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既传承东方园林的“借景”智慧,又契合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现代主义理念,成为跨文化美学的经典范例。法国艺术家纪尧姆·布尔坎从中国书法中汲取灵感,将西文书写转化为图像语言,营造出一种近似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形成独特的“文字画”风格。布尔坎表示:“面对全球性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通过深化文明互鉴来共同应对。”

  (本报马德里、巴黎、柏林7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颜 欢 尚凯元 郭梓云)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世界互联网大会给您发来一个“开奖提醒”

  • 大国粮策圆桌派丨重新定义“种地”的打开方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