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度解读|“大而美”法案的赢家与输家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深度解读|“大而美”法案的赢家与输家

来源:新华社2025-07-03 15:53

  “一个大而美的法案”——这是共和党人给法案起的名字。

  7月1日,这个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终于在参议院以51比50艰难通过了。该法案在参议院经历了共和党议员倒戈、议员放弃连任、马拉松诵读等戏剧性场面,最后副总统万斯还不得不投下了“打破僵局”的一票。

  今年5月,“大而美”法案曾在美国国会众议院艰难表决通过。但参议院版本有很大修改,所以现在这个法案就将返回众议院。而7月4日是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期限。那么,众议院议长现在要做的就是争取在这个最后期限前通过法案。之后才能提交给特朗普签署。

  “大而美”是一个什么法案?为什么会有这么激烈的博弈?

  看字面意思,的确很大,厚厚的940页。金额也很大,法案计划在未来10年内减税4万亿美元,并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

  虽然大,但并不新。这个法案其实是2017年、也就是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时《减税与就业法案》的延续和升级。《减税与就业法案》预计到今年年底就到期了。“大而美”递补上之后,就将使大部分特朗普的减税措施永久化。同时,还增加了边境安全、国防、能源生产等支出。但法案专门减少了医疗、福利补助及“绿色补贴”等支出,这些都是民主党政府大力支持的项目。

  能够看到,无论是在众议院还是参议院,法案投票都呈现出泾渭分明的党派划线,这凸显了美国的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为何撕裂?原因在于民主、共和两党政策理念的巨大差异和两党迎合各自支持群体以及利益集团的不同诉求。

 这是1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外景。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这是1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外景。新华社记者胡友松摄 

  ——那么,谁会从法案中获利?谁的利益将受损呢?举几个主要的。

  赢家之一:企业

  法案将永久实施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实施的数万亿美元的企业减税措施,并扩大其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将企业税率从2017年减税前的35%永久降至21%。法案还将延长或增加针对企业投资的其他税收优惠,比如新的机械、设备和研发方面的税收优惠。

  赢家之二:传统能源行业

  法案废除了拜登政府为减少能源消费而制定的多项条款,还取消了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这对化石燃料行业以及传统汽车制造商是福音。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老板马斯克对这个法案如此暴跳如雷的一个原因。

  赢家之三:高收入家庭

  法案将大大扩大家庭从联邦税中扣除的州税和地方税的数额,从目前的1万美元上限增加到4万美元。那么,最大受益者将是年收入20万至50万美元的家庭以及拥有房产的家庭,这些高收入家庭将获得更为优厚的税收优惠。

  赢家之四:靠小费和加班费的群体

  法案免除了小费和加班费的联邦所得税。不过,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分析,领取小费的工人仅占劳动力总数的2.5%,另外只有大约12%的小时工每年才会加班。

  ——利益受损的群体有哪些?

  第一:低收入家庭

  参议院版本的法案中大幅削减联邦医疗补助,尤其是面向贫困和残疾人士的医疗保险计划。这些削减将持续到2034年。其实,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就试图推翻奥巴马当年的医保法案。如今,“大而美”将大幅减少获得医保的人数。这会导致将近1200万低收入人群在未来10年内失去医疗保险。

  法案还削减了食品券项目,对于靠领取食品券生活的贫困人群来说,这将是雪上加霜。

  第二:医护人员

  医疗补助资金减少,拥有医疗保险的人数减少,这就意味着就诊量、处方量、还有医疗程序减少,那么支持这些医疗服务的人员也就会随之减少。根据美国机构的分析,这可能导致未来10年医疗保健行业失去近50万个工作岗位。

  第三:美国国债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分析,减税措施将在未来10年增加约3万亿美元、甚至更高的国债。这意味着美国将不得不借入更多资金来弥补支出,预计需要支付6000亿到7000亿美元的额外利息。这些额外利息就将落到子孙后代身上,年轻一代可能受益的教育、住房等支出可能会被削减。

  分析人士认为,“大而美”法案将不断增加美国债务,可能引发全面危机,最终将损害美国经济和美元。(记者:柳丝;视频:李佳旭、王玉珏)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