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

来源:人民日报2025-06-11 16:30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准备就绪——

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欧阳洁 杨 迅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于6月12日在湖南长沙正式启幕。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在湖南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工人们正精心布置着多个非洲国家的特色商品展台。在长沙街头,埃塞俄比亚咖啡香气四溢;超市货架上,卢旺达的辣椒酱引人注目,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选购。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必将掀起全球南方现代化热潮,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自2019年落户湖南以来,中非经贸博览会已成为中非合作的闪亮名片。前三届博览会累计吸引53个非洲国家、10余个国际组织参会,累计签约合作项目金额高达533.2亿美元,履约落地率超过83%。

  今年博览会规模再创新高。截至6月5日,已有52个非洲国家、9个国际组织、27个国内省区市报名参会,参展参会企业达4700余家。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本届博览会围绕落实中非“十大伙伴行动”举办各类经贸活动30余场,主展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共设“六馆一区”,展览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首次设立中非合作知名品牌展、非洲好物展、中非文旅展、中非中医药合作展等特色展区。

  农业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连续第四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农产品进口成为中非双边贸易的新亮点。独具魅力的“非洲味道”漂洋过海,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也迎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近日,在长沙海关各业务现场,多个非洲国家的展品报关入境。据长沙海关统计,截至6月9日,已有32批展品进境,并陆续办理通关手续,展品分别来自肯尼亚、南非、埃及、纳米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刚果的辣椒、肯尼亚的红茶……不少特色非洲农产品将在中非经贸博览会现场闪亮登场。目前,长沙海关已在各主要业务现场设置了进境展品报关专用窗口和查验专用通道,优先办理申报、查验、抽样、检测等海关手续。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办期间,中国同非洲多个国家签署有关农产品输华的合作文件:津巴布韦的鲜食鳄梨,赞比亚的大豆,莫桑比克的木豆、腰果和夏威夷果等,越来越多产自非洲的农产品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餐桌。给予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自去年12月1日政策启动至今年3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今年一季度,中国自非洲咖啡进口同比增长70.4%,可可豆同比增长56.8%。

  有农产品的往来,也有农业技术的培训。日前,非洲马拉维共和国农业人才培训班在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结业,为马拉维农技学员代表开展了禽病防治、动物营养与饲料、碣滩茶生产工艺等培训。

  这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合作的具体成果之一,也是中国与马拉维共同追求美好未来的光辉典范,马拉维驻长沙总领事哈里斯·斯图尔特·波塔尼表示,本次培训充分体现马拉维与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与合作。他同时对怀化市政府捐赠给该国2000公斤优质杂交水稻种子表示感谢。

  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人文交流领域,此次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将举办以“跨越山海·光影共情”为主题的2025中非电影周,通过电影周开幕式、中非电影展映、中非电影发展论坛、中非电影人创作采风行、中非电影音乐之夜五大主体活动,搭建中非电影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

  活动期间,24部中非影片将在长沙六大影城同步展映。电影《还愿仪式》导演马丁·汉杜、电影《蜕肤之渊》导演贾梅尔·奎比卡、电影《长沙夜生活》摄影指导席冰等8位中非展映影片主创人员将与观众分享电影背后的故事。

  在医疗援助领域,中非守望相助,汇聚合力。今年3月,在长沙黄花机场,经过上万公里长途飞行的中国(湖南)第二十五批援塞拉利昂和第二十一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们回到长沙,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任务。

  援外期间,两支医疗队累计诊治门急诊患者3.4万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4900余人,完成各类手术900余台次,带教培训医务人员1600余人,圆满完成援外医疗国家任务,多个合作医疗项目在遥远的非洲大陆开花结果。

  在塞拉利昂,中塞中医药中心成功挂牌并试运行,培养多名中医药学员;在津巴布韦,中津远程医学中心在2024年启用,举办理论培训20次……

  从农业到人文,再到医疗等领域,一项项务实的举措、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都在为湘江之畔这场跨越山海的盛会注入澎湃动力。

  湖南省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精细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着力将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办成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契合非洲需求、彰显湖南风格、体现一流水平的盛会,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 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