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通讯|免签政策让日本“熊猫迷”开启“说走就走”中国行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通讯|免签政策让日本“熊猫迷”开启“说走就走”中国行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5-01-07 17:09

  新华社东京1月7日电 通讯|免签政策让日本“熊猫迷”开启“说走就走”中国行

  新华社记者胡晓格 杨智翔

  “前两次去中国都需要申请签证。现在有免签政策,特别开心。”中国大熊猫的铁杆粉丝古屋优子最近刚结束第三次中国之旅,她告诉新华社记者,免签政策为她提供了巨大便利,“今后可以随时飞去中国看大熊猫”。

  日本大型旅游公司阪急交通社提供的数据显示,自中国对日本实施免签政策以来,公司收到的日本游客赴华旅游订单大幅增长,2024年11月28日至12月23日,该类订单环比增长427%。

  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日本部负责人王静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对日本实施免签政策后,日本游客的咨询量显著增多。“今年元旦前后,我们接待了一波又一波来自日本的熊猫粉丝,其中不少人来过很多次。免签政策对日本熊猫粉丝可谓重大利好,以后他们可以‘说走就走’,非常方便。”

  2024年6月12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大熊猫“香香”在吃竹笋。“香香”2017年6月12日出生于日本上野动物园。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去年圣诞节期间,古屋专程去四川看望了深受日本民众喜爱的大熊猫“香香”。与她结伴而行的是另一名“熊猫迷”阿部满利子。这是阿部的首次中国之旅,为此她专门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红色中式服装。“我既喜欢中国的旗袍,也喜欢川剧变脸。”阿部热爱中国文化,自学了中文,希望收获更充实的文化体验之旅。

  日本赴华旅游热持续升温的背后,是中国日益优化的旅游体验。古屋说,去年11月,她独自前往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途中体验了中国高铁、地铁、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便利程度令她惊叹。阿部还品尝了四川药膳火锅,探访熊猫邮局和熊猫书店,在大型商场购物,成都展现出的经济活力令她印象深刻。

  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主任欧阳安介绍,目前,包括日本H.I.S.和日本交通公社等在内的大型旅行社都计划开发更多赴华旅游产品。除北京、上海等传统旅游线路以及大熊猫主题旅游外,随着中国多地直飞日本航线复航,再结合免签政策利好,日本旅行社还将目光投向郑州、西安、洛阳等中国内陆城市,计划打造研学游、“丝绸之路行”等更多契合日本游客需求的高品质旅游产品。

  欧阳安说,期待更多日本民众前往中国旅行,这将促进两国民心相通,进一步夯实中日民间友好根基。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藏定日县地震:心理服务暖童心

  • 广西南宁:红红火火迎新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