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进步力量的增长”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进步力量的增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12-29 13:22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国使数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进步力量的增长。”

  2001年9月,雷加拉多首次到访中国。此后数年间,他到访中国10余次,亲身感受到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雷加拉多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革命”来描述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中国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国家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雷加拉多说,“高速铁路网四通八达,新能源汽车助力绿色出行,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中国正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信到过中国的外国人都会为此惊叹。”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中国对环境保护也愈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雷加拉多说,“中国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与自然更和谐,这些进步令人鼓舞。”在雷加拉多看来,中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

  谈到古中两国关系,雷加拉多说,古巴和中国虽相距遥远,但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两党、两国政府之间建立的特殊友好关系,为双方开展经贸和人文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两国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在基建、电信、农业、水利、水产养殖、食品工业以及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

  共建“一带一路”是两国提升务实合作的重要体现。2018年,中国与古巴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2021年,双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雷加拉多表示:“经过10多年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给共建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古巴也从中受益良多。”他举例说,位于马里埃尔发展特区的光伏园区和位于谢戈德阿维拉省的生物质发电厂的建设均有中国企业参与,如今已投入运营,助力古巴实现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未来,古巴愿同中国一道,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雷加拉多说。谢佳宁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9日 02 版)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机组转轮完成焊接制造

  • 集大原高铁开通运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2024-12-30 03:50
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2024-12-30 03:50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2024-12-30 03:50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2024-12-28 18:09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