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企援建学校 帮助伊拉克托起教育希望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中企援建学校 帮助伊拉克托起教育希望

来源:新华社2024-12-21 22:36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郊,底格里斯河东岸,青葱挺拔的枣椰树掩映着一幢崭新的两层建筑,设计现代,窗明几净,和周边低矮的平房形成鲜明对比。

  “这所中国企业援建的希望学校是鲁萨法地区第一所现代化示范学校。”校长阿马尔·莱桑自豪地说。

  这所学校名为振华希望学校。这里的故事,要从一封来信说起。

  2018年末,当地教育部门收到一封手写书信,寄信人古松·希亚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我们的学校成立于1961年,校舍陈旧,早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孩子们被迫转学到周边地区,每天长途跋涉上学求知……”希亚在信中恳请教育部门协调有关方面新建校舍。

  薄薄的信纸承载了一生教书育人的希亚在退休前最大的心愿,也打动了当地教育部门。然而,对于教育部门来说,解决资金问题却非易事。几经辗转,信件被送到了同年进入伊拉克东巴油田作业的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石油”)有关人员的案头。

  “油区附近的不少学校建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校舍老旧、墙面斑驳、桌椅破旧。”昏暗的灯光下,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振华石油伊拉克东巴石油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成印象深刻。

  在当地政府部门协调下,今年9月,由振华石油出资建设的新校舍正式落成。校舍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包括18间配备智能教具的教室和6间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多功能厅、图书馆、足球场等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为感谢中国朋友的无私帮助,学校被命名为振华希望学校。

  伊拉克曾拥有中东地区一流的教育体系,但连年战乱导致当地教育基础设施受损严重,伊拉克民众的受教育水平明显下降。伊拉克规划部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伊拉克文盲率已超过20%。时至今日,伊拉克校舍短缺问题依然严重。

  已过花甲之年的退休教师侯赛因·艾哈迈德告诉记者,在伊拉克,不少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天内分时段上课共享校舍资源,这也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甚至对不少年轻人而言,说一口标准的阿拉伯语已非易事。”艾哈迈德深感痛心。

中企援建学校 帮助伊拉克托起教育希望

  11月17日,学生在伊拉克巴格达的振华希望学校上课。新华社记者段敏夫摄

  自从搬进振华希望学校,初二学生萨贾德·海德尔的学习成绩一路提升。“从前,我们一个班级有60名学生,在酷暑难耐的盛夏我们也不得不挤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上课,窗户的玻璃大多破碎,只剩下铁条,上学就像在坐牢。”如今,上学已经成为海德尔每天最开心的事。

  校长莱桑保存着振华希望学校落成当天的合影。合影中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只有莱桑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学生们以前的老旧校舍实际已是危房,那时我每天都在祈祷,祈祷教室不要倒塌。我从未想过我的学生们可以在如此崭新、现代、整洁的学校里上课!”

中企援建学校 帮助伊拉克托起教育希望

  这是11月17日在伊拉克巴格达的振华希望学校拍摄的当地学生。新华社记者段敏夫摄

  “振华希望学校不仅是一座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化学校,更是伊中两国深厚友谊的见证。”教室里传来的琅琅书声让鲁萨法区教育局副局长维萨姆·贾瓦德倍感欣慰。

  随着中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伊拉克人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帮助与友谊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在合作和发展的道路上,伊中两国一直是好伙伴、好兄弟,这种友好关系也将通过振华希望学校传承到下一代。”贾瓦德坚信。(记者:段敏夫;视频:付一鸣、董亚雷)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卢龙: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罗甸:做热“亲水”夏日品牌 促全域旅游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