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七届进博会|多位政要频秀中国古语 传递合作共赢心声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第七届进博会|多位政要频秀中国古语 传递合作共赢心声

来源:新华社2024-11-06 10:23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希望我们今天所做的能为一个更加繁荣更加包容的未来打下基础,能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上,主宾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致辞中以中国谚语为喻,表达了深化全球合作、携手共创未来的心声。

  5日的上海,秋高气爽。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内,高朋满座,多位政要在开幕式致辞中频频引用中国古语,令人印象深刻。

  入乡随俗,更能拉近心灵距离——

  安瓦尔在本届开幕式致辞中不止一次引用中国古语。在提到马来西亚致力于提升地区合作时,他表达了希望通过主办一系列区域多边会议,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助力国际合作与发展;在致辞最后还援引“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中国古语,表示未来取决于今天的选择和行动,希望人人可以贡献一些小的柴火,让合作的火焰烧得更高。

  斯洛伐克副总理萨科娃则在致辞中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点赞,指出越来越多项目的稳步推进帮助共建国家跨越文化差异,加强对话与合作,助力世界繁荣发展。她援引中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经典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祝愿本届进博会取得全面成功。

  “勿以善小而不为”,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在开幕式视频致辞中也引用中国古语,指出贸易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呼吁重视贸易公平,尤其是重视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贸易。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来华政要喜欢引用中国古语。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韵味十足、应时应景,更容易拉近与中国听众的心灵距离,也展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对中国大市场的期待。

  当文化的力量注入商贸活动,更多发展活力和魅力因此勃发。

  坦桑尼亚带来精美的手工油漆画,希腊食品展台上“药食同源、吃出健康”的中文标识引人关注,叙利亚展商将大马士革玫瑰精油、阿勒颇古皂、锦缎、玫瑰花茶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展品引进中国,楚风汉韵、江河风物、西部瑰宝等中国省份文化交流活动轮番登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专题展等成为独特风景……

  进博会不仅是全球贸易盛宴,也是重要的人文交流平台。本届进博会人文交流活动展示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创历届之最。

  透过进博会的窗口,文化与经济交融互促,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明,在交流中加深理解、深化合作。

  中国的古语中,蕴含着天下大同、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

  纵观全球,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一展汇世界、一展惠全球”的进博会,给各国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大舞台。

  本届进博会上,297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纷至沓来;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带来咖啡、蜂蜜、腰果等特产;也有来自地缘冲突地区的展商,穿越硝烟,怀抱希望而来……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塞尔维亚总理武切维奇在开幕式致辞中援引的这句中国古语,道出了与会嘉宾呼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共同愿望。同时,他还在现场发出了2027年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世博会的邀约。

  进博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世界各国的“大合唱”。

  连续7年如期举办进博会,中国向世界张开双臂,以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之姿,凝聚广泛共识与合力,携手各国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创光明美好未来。

  记者:韩洁、许可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建德:“以花为媒” 打造春日消费新场景

  • 乌鲁木齐社区文化丰富居民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今年春节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就跨越30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启新一年的追花之旅。跟着帮扶团队,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以前有蜜就割,蜜蜂饿肚子出逃;现在留蜜补蜜,提高采蜜效率。
2025-03-20 09:53
对人性温度的感知,对多元价值的判断,对公共利益的坚守,这些人类独有的认知维度,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
2025-03-20 09:52
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分解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
2025-03-20 09:49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
2025-03-20 09:40
近日,国内首款碳-14核电池原型机“烛龙一号”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与微型核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3-19 10:2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2024年全球知识产权申报统计数据。中国申请量为70160件,同比增长0.9%,仍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2025-03-19 10: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