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05-10 08:33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内的建筑上悬挂起巨幅五星红旗和中文标语,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本报记者 谢亚宏摄

  日前,在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当地民众参观“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本报记者 王新萍摄

  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5月5日至10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三国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深化了中国与三国的政治互信、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进步作出新贡献。

  开启中法关系下一个60年的新征程

  当地时间5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中法关系具有珍贵历史、独特价值和重要使命,双方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弘扬中法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开启中法关系下一个60年的新征程。

  “在法中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此访彰显两国友谊,为深化法中各领域合作注入动力,积极推动法中、欧中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塞巴斯蒂安·德罗雄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加强了法中两个大国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沟通,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林可表示,法中保持良好关系和持续深入的沟通,既是友好的传统,也有助于携手应对共同挑战。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佩里莫尼表示,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法中加强合作,不仅造福两国,也将造福世界。

  访问期间,中法双方发表4份联合声明,签署近20项双边合作文件。法国前气候谈判大使、欧洲气候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洛朗斯·蒂比亚纳表示,法中双方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新的共识,将有力推动两国在该领域合作。

  中国支持法国办好巴黎奥运会,决定将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年底,欢迎法国担任今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主宾国,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一系列措施将促进中法加快人文交往“双向奔赴”。法国凯致商学院校长亚历山大·德纳维耶表示,法中两国求同存异,不断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教育合作与交流呈现出良好局面,“期待相关项目深入推进,为两国教育合作持续深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巴黎法中友好协会执行主席郭凝表示,习近平主席向法国民众传递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积极信号,将进一步促进两国人员往来,加深双边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从北京的空客工程技术中心,到深圳的空客中国创新中心;从苏州的空客中国研发中心,到天津的A320系列飞机亚洲总装线……近40年来,空客与中国伙伴的合作不断深化。空中客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纪尧姆·傅里表示:“空客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将持续投资中国市场,不断加强与中方的创新合作。”

  “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欢迎法国企业进入中国,习近平主席此访传达了非常积极的信息。”法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彼欧集团创新与软件执行副总裁亚历山大·科尔容说。米其林区域总裁叶菲表示,开放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持续注入活力,公司对深耕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杨一、王远、刘玲玲、尚凯元、邢雪、于超凡、龚鸣)

  携手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当地时间5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厦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关于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并共同见证交换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经济技术、信息通讯、农食、媒体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本。

  “习近平主席此访,标志着两国的铁杆友谊进入新阶段。”塞尔维亚国民议会副议长玛丽娜·拉古什表示,塞中两国领导人达成多项共识,将为两国进一步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促进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创造更多机会。

  “塞尔维亚非常荣幸在8年内两次迎接习近平主席到访。在两国元首共同引领下,塞中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此访为两国合作不断提质升级指明了方向。”塞尔维亚政府助理秘书长尼科利奇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为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河钢塞钢等一批重点投资项目落地,充分证明了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合作平台。

  “习近平主席此访非常成功,两国关系新定位是塞中关系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塞尔维亚南斯拉夫通讯社社长格尔契奇表示,两国在多个领域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将推动塞中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她说,媒体合作有助于增进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我们已经与中国媒体展开多项合作,将继续通过客观真实的报道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助力构建新时代塞中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与武契奇总统共同会见记者时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期6项务实举措,其中之一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塞自由贸易协定于今年7月1日正式生效”。塞尔维亚内外贸易部部长莫米罗维奇表示,这将为相关企业创造更多机遇,推动塞中经贸合作实现新发展。

  双方领导人一致同意,扩大各领域人员往来,全面深化文化、教育、体育、旅游、地方合作。塞尔维亚文化部部长塞拉科维奇表示,人文交流是塞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我们将共同努力发挥好互设文化中心的作用,更好推动塞中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与友谊”。

  “习近平主席此访为深化塞中旅游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期待今年迎来更多中国游客。”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局长玛丽亚·拉博维奇表示,塞方将继续通过组团赴华参加旅游展会等方式,积极向中国游客推介塞尔维亚旅游资源。

  中方宣布,将在未来3年支持50名塞尔维亚青年科学家赴华开展科研交流,在未来3年邀请300名塞尔维亚青少年赴华学习。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哲学专业学生阿尼娅·皮图利奇表示:“希望有机会去中国,更深入地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为塞中友谊薪火相传贡献青年力量。”

  (本报记者王海林、任彦、张志文、谢亚宏、王迪、沈小晓)

  引领中匈关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当地时间5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布达佩斯总统府同匈牙利总统舒尤克举行会谈。习近平主席指出,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中方愿同匈方一道,赓续传统友谊,深化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引领中匈关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同日,习近平主席在布达佩斯总理府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主席此访是一次历史性访问,将为匈中务实合作带来更多新成果。”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表示,2023年中国对匈牙利投资创历史新高,再次成为匈牙利最大外资来源国,希望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基础设施、通信技术、能源和金融等领域合作,共同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具有特殊意义,为深化匈中合作提供新机遇。”匈牙利匈中经济商会会长佩特·埃尔诺表示,习近平主席强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同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更紧密对接,“双方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扩大各领域交流”。

  匈牙利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校长吉利斯萨表示,中国在农业机械化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为匈牙利树立了榜样。“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匈中科技合作对于匈牙利培养更多农业技术人才至关重要。”

  “习近平主席此访,必将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匈牙利翻译家、汉学家宗博莉·克拉拉说,就像中国读者对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喜爱一样,在匈牙利一代代汉学家的接续努力下,中国文学在匈牙利也有大批拥趸,匈牙利民众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旅游业是匈中良好合作关系中的重要领域。”匈牙利国家旅游局局长柯尼德表示,中国是匈牙利旅游业最重要的客源市场之一。今年下半年匈牙利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匈牙利将为推动匈中、欧中旅游合作创造更多机会。

  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具有里程碑意义,再次展现了匈中友谊,引领双边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匈牙利愿意继续做欧洲和中国之间的重要桥梁,为促进欧中合作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本报记者颜欢、刘仲华、韩硕)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0日 05 版)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中国节】春节微短剧《除夕闯进我家门》预告片来啦~

  • 网络中国节短视频征集活动启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记者21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4400万吨,同比增长4.1%、4.6%。
2025-01-22 03:00
《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能通过精准侦测和解码瘫痪患者的神经元活动,转为“手指动作”,使其可在电子游戏中自如驾驶虚拟四轴飞行器。
2025-01-22 10:02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健带领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正在成为许多“打工人”的睡眠质量“隐形杀手”。
2025-01-22 10:01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林容周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电子制造方法——粒子吞噬打印。
2025-01-22 09:58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2025-01-22 09:5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