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英媒:为何欧美抗击通胀难言胜利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英媒:为何欧美抗击通胀难言胜利

来源:参考消息2024-02-07 20:55

  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4日报道,在通胀持续减弱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央行官员们已开始为降息做准备。但正如美国就业数据所显示的,火热的劳动力市场成为阻止他们实现2%通胀目标的最大潜在障碍。

  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对各国央行而言,2日公布的数据使宣布抗通胀之战取得胜利成为“一个令人担忧得多的”决定。他说:“现实是,在存在这些压力的情况下,除非生产率增长保持强劲,否则持续抑制通胀将是非常困难的。”

  报道称,不可否认的是,通胀状况已经有了相当显著的改善。一年前,美联储和其他央行曾处于“残忍”的加息过程中,当时有人担心加息将促使经济陷入衰退。

  在德国法兰克福,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1月25日作出积极表态,宣布“去通胀进程”正在生效:欧元区的总体通胀率目前为2.8%,与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差距不大。

  英格兰银行(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1日在伦敦对记者说,在英国的通胀率在6个月内降低一半至4%后,他正在看到“通胀方面的好消息”。

  东方汇理投资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学主管马哈茂德·普拉丹认为,通胀目前“呈明确的下降趋势,我们会看到央行今年大幅降息,这只是时间问题”。

  他还说:“出于谨慎考虑,央行官员们希望再稍稍多等一阵儿,但我预计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都将在今年年中降息。”

  报道指出,这个“去通胀”故事的持续进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命运。尽管通胀最初的下降是由外部因素推动的,但目前的进展有赖于更为艰巨的抑制内生性物价上涨的任务。如果就业和工资增长一直过于强劲,这项任务将变得更加困难。

  经济学家们指出,要挤掉物价过度上涨的最后残留物,可能需要政策制定者继续实施强硬的政策,以便进一步抑制需求。

  这完全反映出数个月来一直困扰着各国央行官员的一个问题:在努力将通胀率降至2%目标的进程中,事实是否会证明“最后一英里”是最难的部分?如果真是如此,央行将不得不在降息前格外保持耐心。

  在主要央行中,美联储官员们始终表现得最不担心难以完成抗通胀旅程的最后阶段。

  而拉加德则一直警告称,在现阶段即便是讨论可能的降息都“为时尚早”——关键原因是薪酬不断上涨。欧洲央行和其他央行担心的是,工人们将会要求大幅加薪,以恢复他们在最初的物价上涨阶段丧失的购买力。随着这种增长的消费能力进入经济,它将引发新一轮的物价飙升。

  和美国的情况一样,这些担忧得到了欧元区劳动力市场令人意外的韧性的支撑。欧元区去年12月的失业率继续处于6.4%的创纪录低点。许多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企业——仍在抱怨劳动力短缺是制约生产的主要因素。

  其他通胀“上行风险”引发的担忧则令央行官员们越发谨慎。一个显而易见的风险来自冲突不断的中东地区;胡塞组织袭击红海船只导致航运中断被广泛认为是可能令通胀升至高于预期水平的一个因素。鉴于这条贸易路线对于来自亚洲的进口商品具有重要意义,欧洲似乎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斯图布会谈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步入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科研院区,一座长白山微观沙盘十分抢眼。
2024-10-29 10:08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2024-10-29 10:08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已于今年8月入队参加训练,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未来也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2024-10-29 09:30
由中国航发完全自主研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AEP100,于日前成功配装全球最大无人运输机——白鲸航线W5000大型无人运输机。
2024-10-29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0-29 03:40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24-10-28 09:21
该项目研究团队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等单位组成。
2024-10-28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许春鹏、研究员王博和研究员张海春,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陈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余逸伦等合作,以古蝉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2024-10-28 03:30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孙强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易冬: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
2024-10-28 09:23
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2024-10-28 09:20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2024-10-25 09:03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4-10-25 09:02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2024-10-24 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2024-10-24 09:17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4-10-24 09:11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2024-10-24 09: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2024-10-24 09: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