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秘密资金丑闻发酵 岸田内阁再受打击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秘密资金丑闻发酵 岸田内阁再受打击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12-15 09:55

  中新社东京12月14日电 题:秘密资金丑闻发酵 岸田内阁再受打击

  中新社记者 朱晨曦

  由于日本自民党“安倍派”多名国会议员涉嫌收受秘密政治资金丑闻发酵,首相岸田文雄14日撤换了包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内的4名“安倍派”阁僚。岸田文雄今年9月进行第二次内阁改组,希望以此提升支持率。然而,近期岸田政府丑闻不断,秘密资金事件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日媒最新民调显示,岸田内阁支持率已跌至“下台水域”。

  自民党秘密资金丑闻发酵

  自民党“安倍派”的正式名称为“清和政策研究会”,此前由前首相安倍晋三领导。日本媒体近日曝出自民党“安倍派”向所属议员下达销售指标,要求他们以每张2万日元的价格售卖政治筹款集会入场券。若超过销售指标,多出的资金将返还给议员,成为他们的额外收入。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过去5年,“安倍派”未按相关规定记录上述收支,该秘密资金累计总额可能达到约5亿日元。据报道,涉嫌“吃回扣”的安倍派议员可能有几十人。此外,被称作“安倍派五人组”的派系领导层均有“吃回扣”的嫌疑。

  13日,担任防卫副大臣的“安倍派”议员宫泽博行对媒体坦承,自己在过去3年间分到过140万日元的资金。他说,“派系的领导曾指示过,这笔钱不必记入政治资金报告书中。我想如果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操作,那么此举应该并不违法,因此服从了指示。”此外,他还表示,自己所隶属的“安倍派”针对丑闻事件已经下达了封口令。

  东京地方检察厅特别搜查部认为此举涉嫌违反《政治资金规正法》,将于近日针对“安倍派”启动强制搜查。同时,检方怀疑自民党其他派系也存在类似做法,其中包括岸田文雄自己领导的“岸田派”,将同时展开调查。

  “安倍派”多名涉事高官被撤

  由于深陷丑闻的“安倍派”成员在岸田内阁和自民党高层担任要职,这让岸田政府陷入困境。岸田文雄14日撤换了4名“安倍派”阁僚。“岸田派”前外务大臣林芳正接任内阁官房长官、无派系的前法务大臣斋藤健接任经济产业大臣、“麻生派”前总务大臣松本刚明再次出任总务大臣、“森山派”前地方创生担当大臣坂本哲志出任农林水产大臣。此外,还有5名“安倍派”副大臣被撤换。

  岸田文雄宣布撤换决定的当天,被称为“安倍派五人组”中的自民党国会对策委员长高木毅、自民党政调会长萩生田光一、自民党参议院干事长世耕弘成递交了辞呈。

  当前,“安倍派”所属国会议员共有99人,是自民党第一大派系。据《读卖新闻》报道,自2000年以来,“安倍派”先后诞生了森喜朗、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和福田康夫4名首相。如今,该派系面临生存危机,影响力将不可避免地下降。自民党内有声音认为,“安倍派”在自民党内的统治时代可能很快结束。

  内阁支持率跌至“下台水域”

  受秘密政治资金丑闻影响,岸田内阁民意支持率进一步下滑。日本时事通讯社14日发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岸田内阁所获支持率跌至17.1%,进入20%以下的“下台水域”。在日本政坛,内阁支持率低于30%被舆论视为进入“危险水域”;如果跌破20%,则被视为陷入“下台水域”。

  此前数月,岸田内阁支持率一直处于“危险水域”。为应对支持率低迷的状况,岸田文雄今年9月进行第二次内阁改组,更换了外务大臣、防卫大臣等13名阁僚。然而,自10月下旬以来,4名政府高官先后曝出丑闻,分别是文部科学政务官山田太郎曝出婚外情,法务副大臣柿泽未途涉嫌违反选举法,财务副大臣神田宪次名下公司拖欠税款,防卫省政务官三宅伸吾被曝对女下属性骚扰,其中前三人最终均辞职。

  此次“安倍派”秘密资金丑闻发酵无疑将使岸田政府“雪上加霜”,其执政前景将更加飘摇不定。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老弄堂“上新”蛇年灯会

  • 黑龙江哈尔滨:夜游园 赏冰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