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注入正能量
首页> 国际频道> 大千世界 > 正文

中国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注入正能量

来源: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2023-10-27 23:27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国际社会高度赞赏。当前,全球信息技术革命快速演进,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应用创新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前景的关注。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发展已经领先相应的治理机制、规范和实践。面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挑战,治理议题引发高度重视。中国发出的《倡议》明确十一点原则性主张,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提供中国方案,既是中国理念和实践的体现,也是国际愿景和趋势的指向,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注入了正能量。

  基于国际社会整体利益和诉求,《倡议》各项主张形成有机整体,涵盖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与发展的三个重点领域:

  一是确立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宏观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尊重他国主权”、“智能向善”以及“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等原则,是中国倡导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基本原则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体现,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指导原则的整体诉求,即在坚持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以人为本的同时,主权国家的核心利益与价值,即国家主权,得到有效的尊重与保障;智能向善是人工智能治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人工智能及其治理,应该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而不能服务于霸权及其核心盟友所构成小圈子的“家法帮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则是各类治理主体与利益相关方,无论大小、强弱、贫富,在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实践中发生互动时所应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只有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猜忌,避免隔阂,实现朝着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的方向,共同完善人工智能的治理体系。

  二是提出了具有有效可操作的战略性抓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最终呈现形式将是“制度-机制-规范”复合体,涉及的领域、议题以及需要推进的政策措施都复杂多元。中国从实践经验出发,综合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已有的实践成果,提出推动治理的具体办法,即“推动建立风险等级测试评估体系,实施敏捷治理,分类分级管理,快速有效响应”;“逐步建立健全法律和规章制度,保障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中的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坚持公平性和非歧视性原则”以及“坚持伦理先行,建立并完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规范及问责机制”等,分别对应当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战略性议题,即强化人工智能的风险控制问题,应对人工智能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挑战与威胁,加强管控避免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以及避免人工智能潜在的不公平与歧视问题等。通过这些务实办法,推动治理取得进展,增进治理的信心,继而将日益广泛支持的治理理念、逻辑和方法扩展到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实践,具有很高的意义与价值,是中国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建设与完善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三是确立了推进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合作实践路径。《倡议》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应“广泛参与、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积极发展用于人工智能治理的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就是构建了“参与-协商-渐进”为主线的共识路径;“技术开发-应用”为主导的能力路径;以及“平等”为核心的机制建设路径。即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不能走单一霸权国家主导或者少数国家说了算的“霸权俱乐部”路径;不能走滥用泛政治化标签的所谓价值路径;不能走无视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与发言权的“赢者通吃”路径。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安全治理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全球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也在国际层面积极探索合作,致力于构建发展与安全辩证统一的治理机制。与此同时,无论是在联合国层面,还是在各主权国家层面,对于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涉及原则和准则的问题,需要顶层设计和治理机制的健全完善。当前各国亟需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摒弃零和思维,共商风险应对之策,共谋治理之道。在此背景下,中国继2020年9月8日发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之后,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强调各国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做好风险防范,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照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和诉求,对世界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贡献了中国主张与中国方案。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作为网络安全行业全国性社会组织,致力于推动这一领域的行业交流和国际合作,并于近期设立了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以协同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共建共治共享的人工智能治理良性生态。《倡议》提出“各国应在人工智能治理中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欢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科研院校、民间机构和公民个人等各主体秉持共商共享共建理念,协力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治理”,协会的职能和使命要求我们主动发挥作用,倡导创新、强化凝聚、活跃交流,为《倡议》从愿景走向现实献策献力。

  期待《倡议》强化国际共识,推动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进程,期待各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确保公平正义,共同推进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一带一路”等国际、地区多边框架、机制和平台进行人工智能安全合作,共同持续为全球治理注入新能量,产生新活力,推动新进步。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准格尔旗:盐碱地变生态观光园

  • 重庆黔江: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