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些“首个”,赢得赞誉(见证十年,“一带一路”风华正茂⑨)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这些“首个”,赢得赞誉(见证十年,“一带一路”风华正茂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10-24 16:48

  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落地生根——

这些“首个”,赢得赞誉(见证十年,“一带一路”风华正茂⑨)

  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

  其中,不少中国建设者设计、施工、建造的“首个”“首次”工程项目,显著改善了项目所在国的基础设施水平,送去了技术与技能,让当地人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拥有更多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这样的项目还在不断增加。

  本报记者采访了“一带一路”上的部分“首个”项目,听建设者、受益者讲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

  智利首个高压直流输电项目

  “让中国的技术和经验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在相距中国2万公里的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智利首个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的起点。

  头戴白色安全帽的甘运良是这片沙漠的常客。作为项目建设者,除了勘察现场气候环境和地质地貌,设计最佳的技术方案,组织可持续的工程建设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甘运良还会参加在线路沿途社区中开展的项目宣介会,解答关于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的疑惑。

  “10多年前,我与到访广州的智利同行交流,得知智利地形狭长,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相距甚远。当时就觉得,这个国家非常适宜建设点对点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运良回忆道,那时拉美国家没有相关技术应用,合作的条件还不成熟。

  随着“一带一路”的画卷徐徐铺开,越来越多能源电力项目在海外落地。2021年,甘运良终于有机会把想象中的图景变成现实。

  这一年,南网国际公司与智利川斯莱科公司、哥伦比亚国家输电公司共同组成三方联营体,成功中标智利北部安托法加斯塔大区基马耳至中部首都大区洛阿吉雷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项目,并于次年成立智利直流输电联营公司(以下简称联营公司),专门负责项目建设、运营和维护。

  这是截至目前南方电网最大的海外绿地投资电网项目,也将成为中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服务智利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预计2029年项目将建成全长约1350公里的输电线路,成为智利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距离最长、输送容量最大、抗震等级最高的输电项目,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超12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940万吨。

  从业20余年,甘运良参与建设运营的直流输电工程中不乏重大工程,但智利这一项目还是让他感到担子重、压力大。“我们既要当好学习者,熟悉当地电力工程建设的要求、标准及流程,又要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当地民众和企业了解中国技术、方案和标准。”甘运良说。

  今年以来,联营公司已走进智利多个社区,向当地居民科普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介绍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的努力。每到一个社区,当地的年轻学生总会将甘运良团团围住,向他抛出许多关于中国企业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问题。同行的智利籍同事忍不住调侃:“Andy(甘运良英文名),我们好嫉妒你呀,你怎么那么受欢迎!”

  “能收获项目所在国民众的信任,是对我们这些‘一带一路’建设者最大的认可。”甘运良说,站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起点上,还需一步一个脚印,用一个个高质量工程,擦亮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让中国的技术和经验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用中国标准建设斯里兰卡首座电视塔

  “莲花闪耀的那一刻,我感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走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街头,无论在哪个角落,都能看到高耸入云的地标——科伦坡莲花电视塔。高达356米的科伦坡莲花电视塔,是斯里兰卡首座电视塔,也是“南亚第一高塔”。

  斯里兰卡科伦坡莲花电视塔于2012年动工,2019年9月正式竣工,2021年面向公众开放。2015年到2019年期间,中建二局安装公司承担了斯里兰卡科伦坡莲花电视塔项目钢结构和机电专业安装。

  “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外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和建造的电视塔项目。”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工程师张磊告诉记者,中国建设者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完成了方案创作、初步设计以及建造等全过程任务。

  在此之前,斯里兰卡人接触的大多为英国标准,对中国标准不熟悉、不了解。因此,如何让业主与监理们认可中国的标准与产品,成了推进工作的首要课题。

  为更好地体现“中国标准”,施工中的绝大部分材料先在国内统一采购再海运到斯里兰卡。张磊还坚持将中国样品带至项目施工现场。仅凭实物也不能直接扭转外国人的认知,于是张磊又联系了当地实验室、查阅相关资料,将中国标准和英国标准逐项试验、细致对比。他多次在工程技术讨论会上,通过详细的参数资料和现场试验数据,在耐腐蚀、强度等材料性能方面证明了中国材料的质量。最终,张磊的认真劲和中国产品的高质量,获得了外方工程师的认可。

  项目实施过程中,莲花塔356米的高度及特殊构造也给施工带来了很多困难。其中,最难的就是塔顶的钢桅杆安装。钢桅杆总长约90米,露出部分超过了60米。由于缺少大型机械,中国的常规吊装方案在当地无法实现。

  张磊说:“沿海城市风大,塔顶平均风力6到7级,人站在上面都能感觉到明显的塔体晃动,更何况提升时的细微偏差,多1公分的晃动偏差都会导致前功尽弃。”经过多次技术研讨,项目决定采用内提升法在顶部290米平台搭设液压提升平台,通过底层分段拼装,再整体提升至356米高度的方案。“当钢桅杆顺利出顶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距离莲花在南亚闪耀又近了一步。”张磊说。

  2019年9月16日,伴随着绚丽的灯光秀和漫天的礼花,斯里兰卡人民期待了7年的科伦坡莲花电视塔正式投入使用。张磊说:“那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莲花闪耀的那一刻,我感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斯里兰卡前总统西里塞纳在竣工揭牌仪式上时说,莲花电视塔不仅是科伦坡市内最高的建筑,让科伦坡更具旅游魅力,也将成为斯里兰卡的国家标志性建筑。

  作为中国走出国门的首个电视塔,莲花塔的每道工序都是中国施工、斯里兰卡验收,实现了中国技术标准在海外的落地。

  “还记得莲花塔第一次亮灯,人们在莲花塔下双手合十,虔诚祈祷。平时安静的路,那天热闹得像咱们过年一样。”张磊说,“为当地老百姓带去希望与美好,我想这就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所在。”

  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

  “好比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当地的燃‘煤’之急”

  卡洛特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55公里外的杰赫勒姆河畔,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大型水电投资项目。

  截至今年6月29日,卡洛特水电站已安全运行1周年,累计发电量36.4亿千瓦时,满足了当地500余万人的用电需求,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5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98万吨。一年来,电站安全平稳运行,实现了电力生产零事故、零损失的目标。

  “其实卡洛特水电站按计划不应该在2022年6月29日投产。”三峡国际公司企业文化部主任张军告诉本报记者,2022年夏天,持续多日的高温导致巴基斯坦多地用电量猛增,多座城市的停电时间越来越长。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发生了大洪灾,人民流离失所,经济损失惨重。

  “6月正是巴基斯坦最热的时候,也是最缺电的时候,当地人一直希望我们尽快投产发电,越快越好。”张军说。2022年6月29日,卡洛特水电站提前54天全面投产发电,为当地500万居民源源不断送去清洁能源,“这好比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当地的燃‘煤’之急。”

  对巴基斯坦人民来说,卡洛特水电站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25岁的巴基斯坦小伙阿萨姆·哈立德来自卡洛特水电站附近的霍拉村。“我很幸运被选中参加了卡洛特水电站项目提供的奖学金项目,得以重返大学校园并获得电气工程学学士学位。”阿萨姆·哈立德说,毕业后回到巴基斯坦,他毅然决定加入卡洛特水电站,成为一名运营部的工程师。“卡洛特水电站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希望学成归来后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阿萨姆·哈立德的同事穆罕默德·阿里·默蒙德加入卡洛特水电站已有6个年头,主要负责卡洛特电网输电线路建设的协调工作。“我有幸见证了中国技术在卡洛特水电站项目的广泛运用,这个项目不仅缓解了巴基斯坦电力供需矛盾,也改善了许多人的生活。”他说,最自豪的就是“能把学到的用在卡洛特建设中、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卡洛特水电站建设,给当地老百姓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个项目改善了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扩建了学校、修了路,我的孩子们可以就近上学了。”家住卡洛特水电站附近的卡南德村村民穆罕默德·梅尔班分享了自己的亲身体会。

  卡洛特水电站不仅能满足当地用电需求,而且能为杰赫勒姆河两岸农田灌溉提供支持,保障了城市用水。此外,三峡集团还为周边投资了20多个公益项目,包括学校、医院、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为当地提供了能源和交通保障,促进了地区基础设施“硬联通”。

  本报记者 徐佩玉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