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2023-08-21 09:06

  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际社会期待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

  应南非共和国总统拉马福萨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8月21日至24日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在南非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将同拉马福萨总统共同主持中非领导人对话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必将推动金砖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深化中南友好和加强团结合作,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动金砖合作迈出更坚实步伐”

  此次会晤是3年多来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首次线下举办,也是金砖峰会时隔5年再次走进非洲。会晤将围绕“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主题,延续去年金砖“中国年”良好合作势头,共同擘画金砖美好未来。

  南非《外交圈报》创始人兼主编科坦·布哈纳表示,金砖国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重要性不断凸显。期待习近平主席的南非之行为推动金砖合作、非中合作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金砖国家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

  南非独立传媒集团执行主席伊克博·瑟维表示,经过17年的发展,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金砖峰会再次走进非洲,将为推动非洲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金砖‘朋友圈’不断扩大,表明金砖合作机制保持着旺盛活力。中国推动‘金砖+’合作模式不断深化拓展,努力提升金砖合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必将推动金砖合作迈出更坚实步伐。”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多边主义力量。”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亚太研究中心主任亚历山大·洛马诺夫表示,加强多边合作是应对当前全球性挑战的务实有效路径,“相信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将为加强金砖伙伴关系建设,推动世界迈向公平正义、和平繁荣的美好未来注入正能量。”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具有标志性意义。”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政治经济学副教授马科斯·皮雷斯表示,金砖国家不断深化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等科技领域合作,围绕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不断加强沟通与协调。“国际社会希望听到习近平主席阐述有关促进发展繁荣、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方面的中国方案。”皮雷斯说。

  中国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重要推动者。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保罗·罗贝尔认为,当前,金砖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期待中国进一步推动金砖国家间技术创新、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戈登商业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法尔哈娜·帕鲁克认为,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互鉴,有助于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和危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期待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推动各方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对话,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加强金砖团结,彰显金砖力量。

  “让南中合作成果不断造福两国民众”

  南非是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也是第一个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非洲国家。中南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早已远远超越双边关系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影响。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拉马福萨总统的共同关心和擘画下,中南关系始终保持高位运行,两国政治互信、务实合作、人文交流、战略协作持续深化。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第一副总书记莫科尼亚内表示,南非和中国在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密切协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主席此访将拓展南中两国关系,推动非国大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政党交流合作,让南中合作成果不断造福两国民众,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南非大学姆贝基非洲领导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谭哲理表示,南中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携手共进,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主席此访将引领南中关系站上新起点,为南中各领域交流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发言人、公共外交副总司长蒙耶拉表示,今年是南中建交25周年,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南非与中国互利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连续14年成为南非第一大贸易伙伴,南非连续13年成为中国在非洲最大贸易伙伴。面向未来,南中经贸和投资合作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南非与中国有着深厚友谊。”南非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主席布西·玛布扎表示,中国始终支持南非加快发展振兴,两国企业间的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南非工业发展公司共同投资的北汽南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南中互利合作的例证,“希望南中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

  “中国减贫成就鼓舞人心,也为南非等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过去10多年间,非洲碳交易所董事韦斯利·道格拉斯经常到访中国,见证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表示,在提供宝贵经验的同时,中国也以实际行动助力南非减贫,相信习近平主席的访问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在南非投资兴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南非加快减贫进程。

  “非中关系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10周年。10年来,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上不断深化合作,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持续造福双方民众。中非双方以传承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和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为中非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需要凝聚团结合作的信心和力量,此次中非领导人对话会的举行恰逢其时。”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表示,非中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习近平主席将同拉马福萨总统共同主持中非领导人对话会,有助于非中加强团结合作,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非洲广受欢迎。期待中非领导人对话会能为促进非洲安全稳定、推动非中经贸合作作出贡献。”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伊曼纽尔·马坦博表示,中方倡导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方希望与非洲国家共同发展、共享未来的美好愿景。“非洲国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成果,有力地推动了非洲国家发展。”马坦博以他的家乡赞比亚为例说,中企在赞比亚开展电网升级等项目,保障了当地电力供应,两国经贸合作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国—非洲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表示,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3年来,中国企业帮助非洲国家新增和升级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成为非洲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医院、工厂等非中合作项目也让越来越多的非洲民众受益。”穆内内说,作为肯中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蒙内铁路为肯尼亚乘客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便利,极大地促进了肯尼亚经济社会发展。“期待习近平主席同非洲国家领导人深入开展更多交流,促进非中合作向前发展。”

  埃及著名汉学家、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哈桑·拉杰卜表示,中非领导人对话会将为非洲国家与中国加强交流、增进贸易往来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包括埃及在内的非洲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日益展现蓬勃活力,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将有助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非洲和中国的友谊源远流长。”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历史学教授马马杜·法尔表示,非中双方团结互助由来已久,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双方始终相互支持。一直以来,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向非洲国家提供重要帮助,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坦赞铁路就是非中真挚友谊的见证。如今,非中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非洲和中国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双方拥有坚实的合作基础,“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非中关系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管克江、任皓宇、邹松、肖新新、杨一、时元皓、龚鸣、闫韫明、万宇、沈小晓)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