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3中俄端午节”活动凸显中国俄罗斯文明交流互鉴之美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2023中俄端午节”活动凸显中国俄罗斯文明交流互鉴之美

来源:国际在线2023-06-21 09:29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王新俊):在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临近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2023中俄端午节”活动近日在莫斯科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包粽子、练书法、习国画、观赏舞龙舞狮的现场文化体验及精彩的文艺演出,让参与者感受到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也凸显了中俄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的和谐之美。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封立涛、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波琳娜、俄中人文科技合作促进会主席纪进凤等参加活动。

  今年的“中俄端午节”活动是继2022年以来的第二届,由俄中人文科技合作促进会和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主办,中国留俄学生总会总统行政学院中国学联学生会提供支持,六十多名莫斯科地区的大中小学校长及近600名俄罗斯中文学习者参加活动。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封立涛表示,随着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入与高速发展,加强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将极大的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增强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文化是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拉近彼此距离的希望桥梁,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能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波琳娜在致辞中说,端午节这一重要中国传统节日会因美轮美奂的表演和新的文化体验而被铭记,希望此次活动将成为俄中进一步互惠互利合作的新篇章。

  俄中人文科技合作促进会主席纪进凤表示,希望更多的海外华侨华人能够尽自己所能,将中国节日文化向全世界推广,让世界感受到中国节日的独特魅力。

  当天的活动由中国文化大师班体验及文艺演出两部分组成,书法、国画、茶艺大师班现场观摩学习以及包粽子体验,让活动参与者们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在文艺演出环节,中俄两国的表演者为现场观众带来精彩的歌曲、舞蹈、武术等表演,莫斯科孔子学堂的学生们在晚会上演唱了中文歌曲,晚会现场掌声不断。

  记者注意到,参加“2023中俄端午节”活动的俄罗斯家长和中小学生热情非常高涨,一些孩子还是在祖辈的陪伴下在现场练书法、学国画、包粽子,或身着汉服参加演出。几位学生家长均向记者表示,俄中关系友好、合作紧密,学好中文及中国文化对促进两国友谊及对孩子未来发展都大有裨益。伊莲娜带着自己8岁的儿子来参加活动,她说:“今天的活动真了不起!俄中两国关系紧密。我很高兴和孩子一起来参加今天的活动,他很希望来这里,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他还很喜欢学习中文,就在一个月前,他开始在孔子学堂学习,来自俄罗斯一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为孩子们上课。”

  留俄学生武术协会创立者及会长成龙组织了当天活动舞龙舞狮环节,他向记者介绍说:“俄罗斯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武术非常感兴趣,对太极拳、健身气功、舞狮舞龙、五禽戏等特别喜欢。当前中俄各领域合作非常密切,‘中俄端午节’这样的活动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两国人文交流。”

  据了解,除了主办两届“中俄端午节”活动外,俄中人文科技合作促进会还创立了海外中文教育品牌孔子学堂,于2021年12月启动“讲好中国故事文化公开课”项目,深入莫斯科地区的中小学,为俄罗斯学生描述中国、讲述中国、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中文教育。截至今年 6 月,项目共开课1142节,覆盖了莫斯科43 所公立学校的 1-9 年级 (8-17 岁)的 1205 个班级,总听课人数约为25412人。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地引游人

  • 盛夏里的向日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