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锐见】中阿故事,关于真诚、信任与支持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锐见】中阿故事,关于真诚、信任与支持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2-12-07 14:47

  “阿盟是第一个同中国共同发表团结抗疫文件、集体肯定中方抗疫成就的重要区域组织”

  “沙特国王萨勒曼是第一个致电习近平主席支持中国抗疫的外国元首”

  “中国同阿联酋及巴林开展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三期国际临床试验”

  “在突尼斯落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个海外中心”

  ……

  翻开最新发布的《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这些频繁出现的“第一”“首个”让人感叹:原来,相隔遥远的中国和阿拉伯,联结如此紧密。

  如果还不够直观,那就看看正在举行的卡塔尔世界杯:从创下多个世界之最、号称“金色之碗”的卢塞尔体育馆,到点亮世界杯主场道路的5G路灯,再到多哈南部“世界最大单体蓄水池”……赛场内外,中国元素“如满天繁星,在这届世界杯大放光彩”。

  在中国,谈起阿拉伯,人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阿拉伯的文学经典《一千零一夜》在中国家喻户晓。阿拉伯风格的建筑、服饰、绘画在中国深受欢迎。阿拉伯文明蕴含的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理念,与中华文明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相通……

  回顾两千多年来的中阿交往,无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阵阵、羌笛悠悠,还是在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肝胆相照、风雨同舟,抑或是在世界舞台上的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真诚、信任与相互支持贯穿始终。

  今年10月,两只中国大熊猫“四海”和“京京”乘专机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马德国际机场,成为两位“最萌”的外交使者。

  在卡塔尔世界杯召开前,西方一些政治势力打着“人权”旗号鼓吹所谓的“外交抵制”。中国给予卡塔尔坚定的政治支持,通过各种渠道声援卡塔尔举办世界杯,坚决反对体育运动政治化。

  中阿之间,政治支持从未缺席。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如期举行。当少数国家叫嚣抵制之时,埃及、阿联酋、卡塔尔等国领导人来华出席冬奥会开幕式,用行动力挺中国。

  2022年8月,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其中18国政府公开发声支持中国。

  2022年10月,当美西方国家在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期间推动涉疆决定草案,阿拉伯国家站在正义一边,坚定支持中国。

  ……

  这不禁让人想起51年前的联合国大会。当时,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两阿提案”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包括13个阿拉伯国家在内的76国投了赞成票,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为国际关系史上永恒的经典瞬间。决议通过后,埃及代表团第一时间全体起立,同其他国家代表团一起鼓掌欢呼,庆祝真理和正义的胜利。

  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2个阿拉伯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建立战略伙伴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这份信任牢不可破,是金钱买不到的。”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阿盟总部演讲时说的这句话,道出了中阿友谊的真谛。

  阿盟共有22个成员国,既包含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等中东国家,也有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这样的北非国家。近年来,中国与阿盟交往密切,这也是中阿友谊历久弥新的生动体现。

  中国人说:“患难见真情。”阿拉伯有句俗语:“向急于求助的人伸出援手是最大的善行。”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沙特第一时间向中国提供6000多万美元的现金和物资援助。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阿联酋的全球第一高楼哈利法塔打出“武汉加油”等巨幅灯光标语;埃及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披上中国红;卡塔尔航空为中方抗疫开辟“绿色通道”……

  在阿拉伯国家发生疫情后,中国向阿方派出近百人次的医疗专家组;同埃及合作建成非洲首条新冠疫苗联合生产线;向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提供疫苗援助……截至2022年10月,中国向阿拉伯国家提供新冠疫苗超过3.4亿剂。

  什么叫守望相助、命运与共?中阿用行动证明。

  人们或许还不知道,不少阿拉伯国家货币上印的宏伟建筑都有“中国建造”的身影: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卡塔尔卢塞尔球场、科威特中央银行新总部大楼、苏丹麦洛维大坝……这些中阿之间特殊的联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见证,是建设中阿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卡塔尔卢塞尔球场

  中阿因丝绸之路相知相交,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截至目前,中国已同20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本届世界杯,卡塔尔承诺把它办成一场“碳中和”赛事,而帮助卡方实现这一目标的,就是中企参与建设的哈尔萨电站。在阿联酋,中企参与的宰夫拉太阳能电站也已经实现并网发电,将帮助阿布扎比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40万吨。像这样的大型合作项目中阿之间有200多个,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

  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中阿双向投资和经贸实现倍数级增长。2021年,中阿双向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70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2.6倍;中阿贸易额达到3303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1.5倍……

  现在,埃及《2035综合可持续能源战略》、沙特“2030愿景”、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等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战略,都在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对接。这意味着中阿合作不仅有着多姿多彩的历史、生机勃勃的当下,更有值得期待的未来。

  今年6月,中国援助伊拉克建设1000所学校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时任伊拉克总理穆斯塔法·卡迪米动情地说,这是中伊合作框架下实施的首个项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伊拉克沙法齐通讯社报道截图

  这一消息刚出来,不少外国网民发出了“美国轰炸,中国建设”的感慨。还有网友直接喊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中国在伊拉克盖了1000所学校,美国在伊拉克直接杀害了1.6万平民。这就是中美两国如何在伊拉克‘践行人权’。”

  中东是一块富饶的土地,是人类历史上的“文明高地”。但经历长期冲突动荡,却变成世人眼中的“安全洼地”。中东该何去何从?

  在伊拉克建学校,是中国在阿拉伯战乱地区维护地区和平的缩影。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从来都是阿拉伯国家的真诚朋友,一直在地区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始终认为,中东不存在什么“权力真空”,中东人民才是地区前途命运的主人,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地区国家和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在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上,习近平主席连续十年向联合国“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中国还提出关于实现中东安全稳定五点倡议、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四点主张、落实巴以“两国方案”三点思路……今年9月,阿盟外长理事会第158届外长会在决议中赞赏“中国为支持阿拉伯事业、寻求和平解决地区现有危机、促进国际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所作的外交努力。”

  “这是中国,这是阿联酋,我们是好朋友!我爱你们!”6岁的阿联酋男孩萨利姆·优素福一边用中文介绍自己的画作,一边对着镜头摆出爱心动作。今年11月,在阿联酋举办的中文教学“百校项目”绘画比赛吸引了3000多名当地学生。

  阿联酋中文教学 “百校项目”学生绘画比赛(图片来源: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

  汉语正成为越来越多阿拉伯小朋友的必修课。截至2022年10月,已有阿联酋、沙特、埃及、突尼斯4个阿拉伯国家宣布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5个阿拉伯国家在当地开设中文院系。沙特阿拉伯驻广州总领事欧比耶说,预计未来十年,沙特的下一代人都可以熟练地使用汉语。

  语言是民心相通的基石。当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看到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无私帮助和坚定支持,当他们在学习汉语中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他们对中国的感情也变得更加深厚。

  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无党派研究网络“阿拉伯晴雨表”对伊拉克、约旦、黎巴嫩等9个阿拉伯国家展开的民调显示,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民众中的好感度领先于美国。“阿拉伯晴雨表”的负责人兼联合首席调查员罗宾斯说,“鉴于许多其他大国直接干预(该地区事务),中国更为中立的政治立场可能会让该地区许多民众感到耳目一新。”

  岁末之际,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往再掀高潮,人们对中阿合作迈上新台阶充满期待。一位阿拉伯诗人曾说:“当你面向太阳的时候,你定会看到自己的希望。”一直面向太阳、互利共赢的中阿合作,定会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希望。

[ 责编:李方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习近平会见莫桑比克总理莱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