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热解读丨G20峰会上 习主席再提这两个全球倡议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热解读丨G20峰会上 习主席再提这两个全球倡议

来源:央视网2022-11-18 12:37

  热解读11月15日,印尼巴厘岛,椰风树影,碧海无垠。

  当天,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这是习主席时隔9年再访巴厘岛。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主席发表了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聚焦发展这一重大主题,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凝聚新共识、指明新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习主席在讲话中再次提及两个全球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

  2021年9月21日,习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首次提出以六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该倡议为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找到了最大公约数,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此后,习主席又在不同场合对这一倡议进行阐释。

  各国要推动怎样的全球发展?此次峰会上,习主席用三个关键词——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来阐述。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习主席指出,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的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基思·贝内特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动全球发展的三项主张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全球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习主席在峰会中提及的另一个全球倡议便是“全球安全倡议”。

  本次峰会上,习主席进一步明确阐释全球安全倡议的目的——同大家一道,弘扬联合国宪章精神,本着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通过谈判消弭冲突,通过协商化解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护航。

  此次再提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充分彰显了习主席心系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的国际主义情怀和大国领袖风范,也是对此次峰会主题“共同复苏、强劲复苏”给出的中国答案。

  就在上个月,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

  “落实”二字深刻表明,中国不仅是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更是落实两大倡议的行动派。

  ——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生根。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一年多来,广泛凝聚国际共识。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支持倡议,6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全球发展倡议写入中国同东盟、中亚、非洲、拉美、太平洋岛国等合作文件。

  今年6月,习主席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推出了中方落实倡议的32项重要举措,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受到各方高度评价。

  ——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从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始终恪守客观公正,到在处理全球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坚持积极外交斡旋,建设性劝和促谈,再到在粮食、能源安全方面,同多个国家一道倡导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并在二十国集团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中国为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正如习主席所说:“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孟利铮 王卓婕

  视 觉丨陈腾

  校 对丨李珊珊 王卓婕 娄郝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秦川牛“犇”跑出圈

  • 山东青岛:警用机器人亮相普法宣传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