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

来源:新华社2022-11-10 05:23

  新华社杭州11月9日电题: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习近平主席致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9日在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深刻阐述了数字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鲜明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贺信引发热烈反响,与会各界人士表达了强烈共鸣。

  深刻洞察网络空间发展大势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在开幕式现场聆听了贺信,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表示,数字技术在财富创造、效率提升、促进交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让数字技术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对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深切期许。”盘石集团创始人田宁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带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我们要主动开拓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让浙江桐乡市委书记于会游深有感触:“因水而兴的乌镇,如今乘上了数字技术这艘快船,智能汽车、智能计算、智能传感和工业互联网等产业突飞猛进,实现了‘枕水乌镇’到‘云上乌镇’的转变。数字技术还赋予桐乡智慧便捷的新生活、绿色低碳的新生态、改革创新的新动能和富民增收的新路子,让桐乡走上了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本届大会云集来自1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余位代表,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围绕“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交流思想,碰撞火花。

  指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方向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我们接下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说,我们将继续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探索更加均衡普惠的数字化,让互联网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更繁荣、更干净、更安全。

  “世界互联网大会为推动中国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推动全球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促进数字技术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增进人类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表示,身处后疫情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社会和经济建设,弥合发展鸿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怎样适应这一目标,还需要国际社会作出巨大努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世界各国都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安全,作为一名在网络安全行业深耕20年的创业者,我深感责任之重。”来到乌镇参会的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说,新征程上,我们将承担新的使命,不断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推动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走出一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数字治理精准高效、数字文化繁荣发展、数字安全保障有力、数字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数字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渴望公平、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和充满活力的网络空间,而共同体理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非洲互联网之父”尼·奎诺表示,“世界是一个相互吸引的整体,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数字未来,这个共同体将会成为共享世界数字化经验的知识宝库,激励我们迈向网络空间的未来。”

  互联互通是网络空间的基本属性,共享共治是互联网发展的共同愿景。

  “我们愿同社会各界一道,加快缩小全球数字鸿沟,丰富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信息文明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说。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主张,为推进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欧盟数字经济、网络安全专家组委员鲁传颖表示,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国应当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前提下,谋求共同福祉,应对共同挑战,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 王思北、徐壮、张璇、王聿昊、周琳)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开幕

  • 安徽五河:“小车轮”助力县域经济跑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