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G20大阪峰会召开在即 “中国方案”备受国际社会期待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G20大阪峰会召开在即 “中国方案”备受国际社会期待

来源:央广网2019-06-26 13: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记者刘会民)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将于6月28日到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应日本国首相安倍晋三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明天(27日)启程,赴日本大阪出席G20峰会。

  这是习近平主席连续第七次出席或主持G20峰会,充分体现了中方对G20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的高度重视。当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际经济秩序,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在G20峰会上再次提出哪些“中国方案”,备受各界期待。

  在G20大阪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四个阶段的全体会议,参加关于世界经济和贸易、数字经济、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的讨论,深入阐述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主张,致力于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找根源、把准脉、开好方,把握好世界经济的大方向。东道主日本和国际社会对习近平主席出席本次峰会都抱有热切期待。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说:“当今世界各国的交往密切、便捷,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切合实际,我认为是非常符合二十一世纪的潮流。”

  长期以来,中国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应对风险挑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作用。在本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可以说是各界期待的一个焦点。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斯瓦兰·辛格表示:“习近平主席此前在达沃斯等场合发表的讲话,可以看到中国担负起了维护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引领者的角色,任何的单边主义都无法成功。”

  澳大利亚-中国关系研究院执行院长罗震表示,期待G20各方能够继续支持国际多边主义下、建立在规则之上的贸易体系。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利益都需要依赖国际秩序的支持。罗震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对中国有很高期待,期待中国发挥独特的作用,尤其在当前全球贸易体系面临压力的时候,继续引领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向前发展。”

  韩国成均馆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教授也认为,在全球经济运行中,中国经济的参与至关重要。“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中国在世界经济稳定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亚洲各国的发展,可以说正是伴随着中国的成长而发展的。”

  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均发布报告,对当前世界经济前景表示担忧,认为G20成员出台的限制措施及其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呼吁G20成员共同努力加以应对。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昨天(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愿在G20大阪峰会期间同各方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深入交换意见,就促进国际贸易增长、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应对风险挑战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大阪峰会能够发出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支持开放包容、反对保护主义,支持合作共赢、反对欺压霸凌的强烈信号。我想,这也是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在当前形势下应有的担当。”

  6月8日到9日在日本筑波举行的G20贸易部长会议为本次峰会做了经贸方面的准备。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就构建良好贸易投资环境、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等形成积极共识。以此为基础,即将召开的G20峰会如何凝聚更多共识,也备受关注。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表示:“世贸组织希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能够及时减少,因为这些措施损害了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期待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采取实际行动来缓解当前的贸易冲突。”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说:“加入到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始终坚定地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与各方共同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制的情况之下,中方支持对世贸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增强其有效性和权威性。我们期待峰会能够进一步凝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方面共识。”

[ 责编:李方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习近平会见莫桑比克总理莱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