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前瞻——为亚洲地区安全与合作注入新动力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前瞻——为亚洲地区安全与合作注入新动力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2019-06-12 17: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人民网北京6月12日电(刘叶婷)6月12日至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分别对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分别出席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在杜尚别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峰会。

  外交部副部长张汉晖在外吹会上表示,这是习近平主席分别时隔6年和5年再次对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的国事访问。对全面提升中吉、中塔双边关系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和亚信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中吉、中塔双边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同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吉、中塔是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

  中吉两国睦邻友好源远流长,经过多年发展,两国之间政治互信日益牢固、务实合作不断深入、人文交流更加热络,中吉关系在国际社会树立了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典范。中塔两国也已经建立“四好关系”,即:山水相连的好邻居、真诚互信的好朋友、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彼此扶持的好兄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吉、中塔双边合作持续走深走实,双边关系充满强劲动力。可以说,中吉、中塔双边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汉晖表示,访问吉、塔两国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分别出席热恩别科夫总统和拉赫蒙总统举行的国事访问活动,包括欢迎仪式、会谈、签字仪式、欢迎宴会等。习近平主席将同两国元首对中吉、中塔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未来作出新的规划和部署,进一步夯实中吉、中塔关系的政治基础,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继续相互坚定支持,确保中吉、中塔关系在新形势下实现更大的发展。同时,为中吉、中塔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描绘新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挖掘双方合作潜力,拓展合作领域,打造合作亮点,把双方高水平的政治互信转化为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增进民众的福祉,助力各自国家的发展振兴。

  在成果文件方面,访问吉、塔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分别同两国元首签署并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两份政治文件对中吉、中塔关系的未来发展和各领域合作作出了新的规划和部署,双方还将签署数十份政府间合作文件,为双边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注入新动力。在配套活动方面,访吉期间,中国中央歌剧院将赴吉演出中文歌剧《马拉苏》。访塔期间,两国元首将共同出席中方援塔议会大楼、政府办公大楼项目模型的揭幕仪式等。

  上合组织成立18年 联合发声的上合方案将备受关注

  在吉尔吉斯斯坦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围绕上合组织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将同与会各国领导人交换意见,与各方共同推动上合组织实现新一轮发展。

  比什凯克峰会作为本年度上合组织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将翻开该组织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下一阶段发展提出新任务,此次峰会备受外界期待。

  “去年青岛峰会成功举办,会议成果卓著,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此次比什凯克峰会,一方面要巩固和落实青岛峰会达成的共识,也要就下一步合作进行对话。”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比什凯克峰会将发挥重要作用。

  “青岛峰会在上合组织发展过程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此次比什凯克峰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将青岛峰会会议成果发扬光大。”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邓浩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进一步表示,上合组织在维护地区稳定安全、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的新举措,以及在外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如何发声备受外界关注和期待。

  邓浩指出,在维护地区稳定安全方面,2017年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如何落实生效、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职能如何完善、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组如何在促进阿富汗内部和解和重建中发挥作用等都是重要问题。在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去年青岛峰会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联合声明》,此次峰会在推进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方面采取哪些举措将更引人关注。大家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的落实、贸易便利化协议和服务贸易框架协议的谈判进程、开发性银行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自贸区可行性研究等。这都是关系到上合组织下一步发展走向的重大问题。

  “今年正值上合组织成立18年,其已经发展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广、潜力巨大的国际组织。在‘成人礼’这个节点上,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地区热点频发,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的国际形势,上合组织如何发声,提出上合方案备受外界关注。”邓浩表示。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室主任许涛也认为,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为应对重大风险集体发声,上合组织以其一如既往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推动国际社会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将成为本届峰会一大亮点。此外,他还指出,如何继续推动上合组织框架内各领域互利务实合作,在深化安全合作、共促地区发展、拓展人文合作方面取得更多成果都备受外界期待。

  亚信成立27年:加大践行亚洲安全观 促欧亚共同繁荣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安全对话与合作平台。成立27年来,亚信已经成为亚洲地区覆盖范围最广、成员数量最多、代表性最强的安全论坛,为各方增进沟通、深化互信、加强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至2018年,中方担任亚信主席国期间,认真履行职责,成功举办上海峰会,倡导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深化各领域信任措施合作,加强机制建设,扩大亚信成员和伙伴网络,得到亚信各方一致高度评价。

  针对中国担任亚信主席国期间的表现,邓浩表示,中方针对亚信安全合作提出的亚洲安全观为维护亚洲地区的安全合作、促进亚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得到了越来越多亚洲国家的理解、支持与践行。中方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将亚洲安全合作扩大到经贸人文领域。经贸及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与安全合作是紧密联系的,夯实了安全合作基础。尤其是,中方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强劲动力。

  孙壮志认为,亚洲安全观是摒弃传统冷战思维,契合亚洲国家发展的新的安全合作理念,为推动亚洲安全体系构建提供了新思路,对未来亚信发展制定了方向,起到了奠基作用。此外,中方通过创办亚信框架内非政府论坛、实业家委员会与青年委员会,举办多项培训与专家论坛等各类活动,极大提升了亚信对话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本次峰会主题为“共同展望:为了一个安全和更加繁荣的亚信地区”。中方将倡议着眼地区形势发展新变化,继续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深入推进亚信各领域信任措施合作,峰会将通过并发表宣言,反映各方在有关问题上的共同立场。亚信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各国领导人出席集体合影、领导人会议和欢迎宴会等活动。

  “亚信已经成为多边对话平台,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峰会提出的亚洲安全观使矛盾冲突频发的亚洲地区可以通过对话、协商和外交手段来解决冲突,希望此次杜尚别峰会能继续强化亚信在此方面的功能。”谈及对此次峰会的期待,孙壮志表示,当前亚洲地区安全问题频发,既有传统安全也包含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安全威胁,这给亚洲各国都带来新的挑战,亟需各国进行对话,拿出应对方案。他强调,尤其在当前传统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了本国利益不惜伤害其他国家甚至全球利益,这给各国带来了巨大威胁。希望此次峰会能在此方面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邓浩则表示,希望杜尚别峰会加大践行亚洲安全观并拿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与上合组织等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促进亚洲地区、欧亚大陆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总的来看,比什凯克峰会和杜尚别峰会虽然侧重点不同,但中国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做出了突出贡献。期待中方能推动成员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在共同维护地区稳定与发展上提供更多中国方案。”孙壮志表示。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习近平会见莫桑比克总理莱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