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俄建交70周年系列报道他们的故事】为友谊干杯——两位大使的友情岁月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俄建交70周年系列报道他们的故事】为友谊干杯——两位大使的友情岁月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9-06-05 21: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da56733

  李辉(右)与杰尼索夫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孙娟、王毓韵):他们是同龄人,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在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亲历中俄关系走过的不平凡道路,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们长期在对方国家工作,并早已将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是工作伙伴,也是情谊深厚的老友。他们就是现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和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友谊勋章

  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友谊勋章

  2019年5月23日,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叶卡捷琳娜厅里响起雄壮的音乐,俄罗斯国家勋章颁授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将一枚“友谊勋章”佩戴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胸前,表彰他为推动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作的贡献。

  对李辉来说,这枚“友谊勋章”弥足珍贵。到8月,李辉担任中国驻俄大使将满10年,超过此前在这一岗位上工作的所有历任大使。作为外交家,他对俄罗斯以及中俄关系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也是名副其实“友谊使者”,待人亲切,深受俄各界人士的尊敬和爱戴。在随后的致辞里李辉动情地说,“这枚珍贵的勋章不仅是普京总统给予他本人的荣誉,更体现了俄罗斯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同时,这份荣誉也属于中国驻俄使馆与我一道为深化中俄关系不懈努力的全体同事”。

  李辉说,荣获“友谊勋章”将鼓励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深化中俄睦邻友好合作伟大事业中去。他将继续与俄方同事们共同努力,全面落实两国最高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全力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Posol_KNR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杰尼索夫大使

  杰尼索夫大使

  欣闻李辉大使获得“友谊勋章”,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在第一时间发去祝贺。在他看来,这份荣誉实至名归。“在中国外交部,有一大批优秀的外交官长期从事对俄事务,他们精通语言,熟悉国情,为推动中俄关系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在他们当中,现任驻俄大使李辉无疑是最杰出的一位”,杰尼索夫说,“我非常骄傲,能和李辉在同一时期担任大使,我在北京,他在莫斯科,我们都在为一个共同的事业而奋斗。”

  杰尼索夫2013年就任俄罗斯驻华大使。转眼间,他已经在北京工作了快7年。杰尼索夫是个“中国通”,为人谦和亲切。他还有一个中文名“钱益寿”,这是当年中国同行—-周晓沛大使给他起的。对杰尼索夫来说,2019年也是他人生中值得纪念的重要年份。在不久前为《世代友好 —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文集》所作的序言中,他这样写道,“整整50年前,我进入大学开始学习汉语。当时,我第一次听到这样一句含义深刻、许多年后才领悟的话:选择学习一门外语,选择的是未来的职业;选择学习汉语,决定的是一生的命运。”

  1973年,杰尼索夫第一次来到中国工作,在苏联驻华贸易代表处担任翻译。第二年回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80年代,他成为苏联驻华贸易代表处的经济学家,1991年苏联解体后,曾短暂回国,但很快又重返中国,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工作。他先后四次来华常驻,在中国生活的时间加起来超过十年。在担任驻华大使前,他曾任俄罗斯外交部第一副部长。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李辉与杰尼索夫参加外交官聚会时合影

  李辉与杰尼索夫参加外交官聚会时合影

  李辉和杰尼索夫都是50年代生人,他们的职业经历也极其相似。1975年2月,李辉进入中国外交部工作,开始从事对俄事务,并一直在这个领域工作,到现在已经有44年,而且始终没有离开这个战线。他曾先后在中国驻苏联使馆、外交部苏欧司、中国驻俄罗斯使馆、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馆、外交部欧亚司工作。2003年任外交部部长助理,2008年起任外交部副部长。2009年被任命为中国驻俄罗斯大使。

  巧合的是,2009年8月李辉抵达莫斯科赴任,从李辉手中接过国书副本的正是时任俄外交部第一副部长的杰尼索夫。

  事实上他们是同行,更是老朋友。一张昔日的照片记录了两人之间的友情。

  杰尼索夫回忆说:“我和李大使很早以前就相识了,那是80年代末期。从那时起,每隔一段时间,不是他在莫斯科工作就是我在北京工作,反正总是这样相交。”

  这一点也得到了李辉的印证:“我同杰尼索夫大使大约是在30多年前,也就是1987年相识。当时我作为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副处长,杰尼索夫大使在驻华使馆任高级外交官。”

  李辉和杰尼索夫担任大使的这几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迎来了历史最好时期。他们二人无疑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这方面两位老朋友对对方都有很高的评价。杰尼索夫说:“最近几年我们分别在对方的国家工作,李辉在莫斯科比我在北京的时间更长一点,所以他对最近十年中俄关系发展的贡献要比我多,在这一点上我应该向他学习。”

  在李辉眼中,老朋友杰尼索夫谦虚、睿智、对华友好,深谙中国国情,热心推动中俄合作。他说:“随着中俄关系深入发展,特别是高层交往日益频繁,我们有机会在许多重要场合会面,每次都交谈愉快,我们共同见证了多个两国关系中的历史性时刻。”

  在担任大使的这些年里,李辉和杰尼索夫一起参与了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所有双边互访活动,见证了两国元首与日俱增的个人友谊以及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的飞速发展。

  李辉说:“身为中国驻俄大使,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能为中俄关系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我深感荣幸。”

  李大使至今仍清晰地记得,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后,将俄罗斯作为首个出访国家,普京总统在克里姆林宫内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他说:“俄方首次动用骑兵仪仗队迎接习近平主席车队。2014年新春伊始,习近平主席又来俄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开创了中国国家元首赴境外出席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先河。2015年5月和9月,两国元首分别作为最重要的嘉宾出席了对方举办的二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俄两国携手共同维护国际正义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的决心。”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WechatIMG205

  2019年中俄两国共庆建交70周年,对于两位外交战线上的“老兵”来说,他们所亲历的一切正是中俄关系发展的缩影。70年的积淀让两国的友好根基更加坚固,未来两国将砥砺奋进,共同推动双边关系行稳致远。

[ 责编:李方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