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俄地方合作驶入“快车道”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中俄地方合作驶入“快车道”

来源:人民日报2019-06-05 08: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互联互通快速推进 交流活动有声有色

  中俄地方合作驶入“快车道” 

  建桥、通路、修索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明显提速;开论坛、办展会、签合同,从官方到民间,经贸、人文各项活动有声有色。“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进入收官期,两国地方合作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内涵。

  实现领域地域全覆盖

  “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水泥厂联合建设项目和马里埃尔共和国工具钢生产厂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楚瓦什共和国、奔萨州的农业园区项目以及彼尔姆边疆区木材加工厂项目正在落实当中;彼尔姆边疆区到江西省的铁路直达运输业务在组织协调之中;下诺夫哥罗德州就生产专用汽车与安徽省开展合作……”

  5月23日,在俄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和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地方合作理事会会议上,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卡马罗夫一口气列出了俄中地方合作多个大项目。此外,卡马罗夫表示,俄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与中方伙伴还正在一起制定另外57个投资项目。

  如今,中俄建立了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东北地区和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两大区域性合作机制,以及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地方合作理事会,缔结了140对友好省州和城市关系,中俄地方合作实现了领域和地域的全覆盖。

  日趋完善的地方合作机制为中俄经贸活动的活跃提供了有力支撑,中俄地方合作驶入“快车道”。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去年长江中上游6个省市对俄贸易达到近50亿美元,增幅达30%,部分省份对俄贸易增速甚至超过80%。

  伏尔加河畔的萨马拉州代州长库德里亚绍夫对俄中地方合作非常有信心。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已有30多家中国企业在萨马拉投资,双方的务实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东北与远东地区的合作早已成为中俄地方合作的一张名片。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俄远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已有数十家中资企业入驻远东跨越式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中国在俄远东地区投资项目涵盖了农业、林业、建材、商贸等诸多领域。

  “俄罗斯高度重视远东地区发展,为推动远东跨越式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建设,批准了30多项法案和100多条法规。俄远东地区对华经贸、教育、人文等领域合作发展势头良好,远东地区的中国投资者数量占外国投资者总数的70%以上。”俄联邦远东和北极发展部第一副部长特尔采夫表示,2018年,两国批准通过《俄中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规划》,为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深化对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提供经贸合作新动能

  “我们这里的鱼就要出口到中国去了。”去年冬天,奥莉加在她位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的水产加工厂里,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个消息。当时,她所在的工厂刚和内蒙古贝尔湖渔业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

  地方合作是中俄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俄推动务实合作的重要增长点。2019年中俄双边合作取得良好开局,据中方统计,今年前4个月,双边贸易额达到331.7亿美元,同比增长5.8%。随着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地方合作全面推进,投资合作愈发紧密。借助中俄博览会、中俄地方合作论坛,以及两国举行的其他论坛、博览会等平台,两国企业逐步实现深度对接。

  俄中友好协会雅库特分会主席、俄罗斯东北联邦大学东方研究所所长马克西莫夫告诉本报记者,俄中地方合作的快速发展可以从他工作的学校中找到根据:“东北联邦大学10年前没有一个中国留学生,现在已经有100多名了,今年秋天还有100名中国留学生要来我们学校学习。”不仅如此,他们与中国伙伴在科研方面也有着紧密的合作,今年夏天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的同事们将与他们一起赴雅库特的北极港口开展联合考察。

  雅库特与中国的合作意愿远不止于教育领域。马克西莫夫告诉记者,雅库特旅游资源丰富,有广阔的苔原和冻土带,有人类最寒冷居住地之一——奥伊米亚康。“我们非常希望吸引中国游客前来这里探寻未知的奥秘。”

  “中俄地方合作蕴藏着巨大潜力。”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表示,中俄双方将充分利用两国政府间和地方间合作机制,加强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沟通与协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殷新宇 张晓东 屈 佩 本报莫斯科6月4日电)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长春新民大街开街迎客

  • 科学报国 从“新”开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