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印度洋明珠”在哭泣:警钟为谁而鸣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印度洋明珠”在哭泣:警钟为谁而鸣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9-04-28 08: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多年来,斯里兰卡是一个和平安宁的地方,有着“印度洋明珠”之称。潜水、尝美食、海滩上发呆——这是笔者在那里的朋友常常发圈晒图的内容。然而,“4·21”连环恐袭改变了一切,炸弹的硝烟、血腥的场面、数百人伤亡……这堪称斯里兰卡版的“9·11”,在南亚乃至世界引发的震动久久难以平息,“恐怖主义3.0”的到来成为一些国际反恐人士的惊呼。

  对恐怖主义不设防,麻痹大意、协调混乱、低效应对让斯里兰卡成为南亚地区国际反恐链条的薄弱环节,斯里兰卡的教训警醒了世界其他类似国家和地区。

  自十年前斯里兰卡内战结束之后,斯里兰卡承平日久,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平头百姓,对暴力威胁放松警惕,觉得恐怖主义是别人家的事。正因为如此,当连环爆炸接踵而至,斯里兰卡政府上下处于懵的状态,应急处理有提升的空间。

  斯里兰卡在反恐安全措施存在较大漏洞,客观上让恐怖分子钻了空子。斯里兰卡是旅游国家,近年来常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欠发达国家,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吸引外国游客,斯里兰卡的签证和入境手续都很宽松,免签和落地签是常态,这给外部恐怖势力的渗透与扩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斯里兰卡的涉外酒店里到处是欧美西方人,这为“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提供了方便作案的目标。

  另一个诟病是政府部门间协调不一、反恐情报交流不顺畅,出事后又出于政治目的互相推诿。一方面,斯里兰卡警方负责人宣称提前10天就知晓有激进组织要对“重要教堂”发动自杀式爆炸袭击;另一方面,包括总理在内一些政府高官却宣称对此毫不知情。事后,斯里兰卡官员先前把调查重点指向“全国认主学大会组织”(NTJ),先后抓捕了数十名嫌疑分子,一直到24日其安全部门才确认,袭击者曾经是NTJ和另一个极端组织的成员,直到26日才确认袭击主犯已经在自杀性爆炸中死亡。《纽约时报》报道称,印度在事前一个星期就向斯里兰卡安全部门发出警告,但斯警方并没有果断采取措施,事后才实施抓捕行动。而且,事发已经近一周,连环袭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对“伊斯兰国”组织“认领”连环袭击是真实还是“冒领”,截至发稿时官方依然是一笔糊涂账,只是以警察总长辞职以谢国民。

  当下,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是,斯里兰卡连环恐袭事件到底是纯本土恐袭还是有深厚的国际背景?有没有确凿证据显示袭击确为“伊斯兰国”所为?极端组织在南亚、东南亚乃至世界的扩散渗透有多严重?

  “斯里兰卡袭击事件标志着恐怖主义3.0诞生”——这是北约前最高军事长官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的论断。按照斯塔夫里迪斯的划分,现代的恐怖主义1.0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以意大利的红色旅等为代表,以在国内活动为主;恐怖主义2.0是在柏林墙倒塌后形成的,体现为“基地”组织等极端组织崛起,有着区域性合作及零星的国际影响力;恐怖主义3.0是以“伊斯兰国”组织为典型代表,它遍布全球、具有高度杀伤力、经济实力雄厚。经过几年努力,国际社会终于将其在中东的最后一块“领土”赶走,但它却像全球恶性肿瘤一样蔓延,借助互联网推波助澜,在全球各地建立基层组织,持续发动高度复杂的袭击。

  历史学家、畅销书作者约瑟夫·米卡莱夫不久前发表题为《2019 年的“伊斯兰国”组织:评估报告》认为,截至2018年底,“伊斯兰国”组织在全世界约有50个分支机构。

  西方情报机构估计,“伊斯兰国”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还有3万至4万名积极的支持者,大约1万至2万人在北非、西非和东非,其次是位于西欧的另外5000至1万名武装分子和积极同情者。其力量的总和呈现为从中亚到东南亚和菲律宾的一个宽宽的弧形。根据联合国2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伊斯兰国”组织藏有5000万至3亿美元现金。

  英国《卫报》记者、圣战组织问题专家贾森·伯克认为,最近四五年来,斯里兰卡和该地区其他国家一样面临“伊斯兰国”组织的诱惑。至少已经有数十名斯里兰卡人曾前往中东加入“伊斯兰国”组织。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恐怖主义扩散的拼图,很有可能还不是全貌,现实或许更加残酷。此次恐袭除了针对教堂,还有香格里拉大酒店、金斯伯里大酒店等多家涉外宾馆,目标就不仅仅是针对当地人,分明有向国际社会“秀肌肉”的意味。一旦与本土极端组织相结合,“伊斯兰国”会依靠自己的重组和潜伏能力可能在新的地方蘑菇般野蛮爆发,不仅是本地人之不幸,亦是世界之不幸。国际社会应携起手来,警钟长鸣,联手应对,更加有力、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哀悼。

  漫画/陈彬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津至中亚图定班列首发

  • 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十二次年会在银川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