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斯里兰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爆炸案关联境外组织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斯里兰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爆炸案关联境外组织

来源:新华网2019-04-24 08:4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斯里兰卡系列爆炸事件发生一天后,首都科伦坡气氛依然紧张。军方和警方21日晚和22日在机场、车站和教堂附近发现疑似袭击者留下的爆炸物和引爆装置,得以避免再次发生爆炸。

  总统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宣布全国23日零时起进入紧急状态。科伦坡22日晚继续宵禁。多名官员指认境外极端组织关联系列恐怖袭击。

  【避免更多爆炸】

  一名军方发言人证实,军方21日晚排查机场通往市区的道路,在机场出发大厅门口附近发现一个简易爆炸装置,由拆弹人员以控制爆破方式排除。

  按照这名发言人的说法,这一装置如果爆炸,破坏半径可达400米。

  警方22日在科伦坡一座公交车站发现12枚雷管,在车站附近的一处垃圾场发现另外75枚雷管。

  科伦坡圣安东尼教堂21日遇袭,现场附近22日下午再次传出爆炸声。当地媒体报道这一动态后,警方澄清,在一辆厢式货车内发现炸弹并作引爆处理,没有人员伤亡。

  截至22日下午,官方发布的伤亡数字更新至290人死亡、包括39名外国人,500多人受伤。

  总统办公室发布声明,宣布全国从23日零时开始进入紧急状态、23日是全国哀悼日。声明没有提及紧急状态什么时候结束。

  斯里兰卡政府21日宣布的全国宵禁22日晨解除,但首都科伦坡22日维持宵禁,从20时至次日4时。

  路透社记者在科伦坡街头看到,往日拥挤的街道如今车流稀少,手持自动武器的军人在人流多的地方巡逻。

  【关联境外组织】

  警方截至22日逮捕24名嫌疑人,但一直没公开他们的身份。官员把矛头指向宗教极端组织“全国认主学大会组织”(NTJ)。总统西里塞纳和其他高级官员认定,境外极端组织与爆炸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西里塞纳说,情报显示,境外恐怖组织在幕后支持斯里兰卡境内极端主义组织。正在国外访问的西里塞纳预期22日晚些时候回国,会见外国驻斯大使和高级专员,寻求外部帮助。国际刑警组织先前表示愿意协助调查。

  政府发言人拉吉塔·塞纳拉特纳说:“我们认为,这些袭击不是这个国家的某一伙人独自发动。如果没有境外组织(支持),他们不可能得手。”

  路透社报道,22日发生8起爆炸,最初4起几乎同时发生,第5和第6起大约20分钟后发生,最后两起发生在下午。前6起袭击据信由7名自杀式袭击者发动,其中一处地点遭两人袭击;后两起爆炸据信由其他同伙逃窜时触发。

  反恐专家阿尔托·拉贝图邦说,这些袭击高度协同,明显有组织、有预谋,需要相当程度的行动能力,“与中东发生的类似袭击相比,明显带有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和‘基地’的印记”。

  拉贝图邦说:“就袭击的规模而言,我认为行凶的不仅有当地人,很可能牵连境外组织或个人,尤其是那些进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人。”

  反恐专家罗恩·古纳拉特纳说,NTJ组织成员据信关联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作战的斯里兰卡籍武装人员。(王宏彬)(新华社专特稿)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银龄”学员迎来毕业季

  • 贵州榕江县防汛应急响应再次提升至Ⅰ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6月24日,“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在黑龙江省东宁市、河南省濮阳市等地举行。“源网荷储”应急供电中,国家电网运用新技术、设备,实现小型水电站“黑启动”“光伏+储能”协同供电,保障重点区域电力供应。
2025-06-25 09:24
研究团队通过发育表达分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在甜菜孢囊线虫早期寄生阶段鉴定出两个关键分泌效应蛋白——Hs28B03和Hs8H07。该研究首次发现,植物寄生线虫会“劫持”植物细胞的“垃圾处理系统”——泛素化系统来摧毁免疫。
2025-06-25 09:23
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杨作仁研究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柳小庆研究员,合作创制了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
2025-06-25 09:22
“智慧光源大脑”是国内首个同步辐射人工智能数据解析平台,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同步辐射实验产生的海量复杂数据。
2025-06-24 09:43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半年,近日,有媒体采访多位科研人员,梳理新科普法落实效果。受访的多位科研人员表示,新科普法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5-06-24 04:50
6月初,依托东南大学共建的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广域低空覆盖的无蜂窝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赋能低空经济、数字能源、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有望催生千亿级产业链,助力南京打造“6G之城”。这是东南大学勇挑硬核科技创新大梁,支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5-06-24 05: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