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亚洲经济注入中国力量——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度报告解读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为亚洲经济注入中国力量——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度报告解读

来源:新华网2019-03-28 09: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7日电(记者 涂超华、吴茂辉、罗江)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世界经济向何处去?亚洲各国如何应对挑战、实现更好发展?面对不确定性,中国给出了什么方案?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就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亚洲竞争力、亚洲金融发展以及新兴经济体发展等问题发布四份报告。报告深度把脉亚洲经济与区域合作,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为亚洲经济带来的变化和注入的动力,展望了亚洲发展的前景和未来。

  坚定改革担当亚洲经济“稳定器”

  2018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6%,增长8万亿元,相当于全球经济增量约三分之一。报告提出,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虽然加大,但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收入等指标综合来看,中国当前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改善。

  该报告围绕商业行政效率、基础设施状况、整体经济活力、社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与创新能力五个指标,对37个亚洲经济体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估。中国排名连续6年稳居第9位,其中整体经济活力指标排名第一。

  “在亚洲地区整体竞争活力较强的情况下,保持这个排名难能可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副所长张焕波说,中国在上述五个方面的指标均有所提升。

  他表示,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与此同时,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研领域的资金投入已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水平。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中国坚持改革定力。报告指出,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说,中国要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以此应对挑战。

  引领开放惠及全球经济

  在全球保护主义蔓延背景下,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用系列举措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开放红利”惠及包括亚洲各国在内的全球经济。

  报告称,中国在投资准入、投资促进与便利化等方面频出举措。此外还举办国际经济交往史上首次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彰显扩大开放姿态。

  系列举措加深了亚洲各国同中国的贸易关系。

  “区域内的贸易直接投资依存度保持在50%以上,亚洲区域一体化有加快趋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说。

  作为中国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建设对亚洲经济的正面作用已经凸显,并有力推进亚欧经济一体化,有利于规避贸易摩擦导致的国际经济合作紊乱,提升亚洲竞争力水平。

  报告称,5年来,包括亚洲多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文件;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自运营以来已批准项目投资53亿多美元,所有投资项目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深化区域合作发展共赢未来

  当前,全球多边贸易和经济体系面临大考,国际形势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报告指出,包括地缘政治风险攀升,多边贸易体系重构呼声高起,都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受到严重威胁。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7%。

  不过,基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各经济体的表现,报告依然对亚洲经济和区域合作前景充满信心。2018年,亚洲新兴经济体总体仍保持6.5%的高增长率,位居世界前列。在量化指标中,亚洲37个经济体的得分相比上一年度有所提升,且相互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反映出更为健康和平衡的整体形势。

  “亚洲经济体获得了依靠内生动力增长、实现发展模式转型的契机。”张焕波表示,随着亚洲经济体的进一步融合,亚洲有望在全球率先走出经济增长低谷,并实现安全环境的改善。

  要实现发展目标,亚洲经济仍需努力。报告认为,在双边层面亚洲各经济体应提升现有自由贸易协定的水平,支持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特别是在投资、规制和数字经济方面。在区域层次,还应积极推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进程,将“一带一路”推向新的阶段等等。

  “全球化下的共同发展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李保东说,建设一个更加平衡、更加健康的全球化,才能给世界人民带来更多实惠。为此,亚洲经济体应该更加紧密地合作。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画好“同心圆”,汇聚发展“向心力”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