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迈向高质量 世界迎来新动能——在“博鳌声音”中感受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国迈向高质量 世界迎来新动能——在“博鳌声音”中感受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来源:新华网2019-03-28 09:4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7日电 题:中国迈向高质量 世界迎来新动能——在“博鳌声音”中感受中国与世界的互动

  新华社记者吴雨、申铖、李金红

  当下,世界经济增长疲软、不确定性增加,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在哪里?世界把目光投向了东方。

  走过40年改革开放的征程,又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站在新起点的中国,如何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又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新动能?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参会代表展开热烈讨论,发出谋求开放共赢的“博鳌声音”。

  中国高质量发展或是世界机遇

  “现在是确定因素多,还是不确定因素多?”一场以“世界经济展望”为主题的论坛刚开始,主持人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在随后的讨论中,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摩擦、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因素成为与会嘉宾口中影响判断的“不确定性”。

  尽管全球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但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看来,也有可以确定的事: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未来中国将推动更多改革开放举措,为世界经济带来光明前景。

  “对抗这些不确定性需要做出正确决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张涛认为,除了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中国还需制定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增长。

  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较前几年有所放缓。多位与会学者认为,这源于中国“主动调控”,也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世界应该把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视为一个机遇。”菲律宾众议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阿罗约表示,中国并不是其他国家发展的竞争者,而是各国发展的伙伴。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二层的长廊两侧,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视觉展吸引中外嘉宾纷纷驻足。展览中,两张并排摆放的照片格外显眼:同样是在河南省的一处田间地头,一边是1957年春,十几个农业合作社的农民跟在两头耕牛后试用双轮双铧犁翻地;一边是2018年6月,数台大型收割机联合作业收割万亩小麦。

  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科技支撑。多位与会嘉宾认为,科学技术将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燃料”。

  “中国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依靠科技是必由之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中国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迫切需要借助科技提升生产要素的效率。

  近期,我国推出一系列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提出从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力,推进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在发展中,格力电器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说,我国制造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必须摈弃此前粗犷的生产方式,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不断成长。

  改革开放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进一步改革开放。

  “国家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多层次的开放将有助于知识分享、科技创新,以及科技与实体的融合。”京东数字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陈生强表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可以充分释放中国的经济活力,加速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今年两会上,外商投资法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进一步表明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诚意。

  “中国和世界交往得越多,对中国和世界好处就越大。”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表示,中国对外开放不仅仅是引进资金、人才和项目,更重要的是引进了能让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在张宇燕看来,未来国际合作的大势不变。“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具有十分鲜明的包容性,五年来已取得许多成就。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世界经济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问题或将有所缓解。

  日前,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欧洲国家是愿意加入‘一带一路’的,希望抓住发展机会。”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杰拉奇表示,意大利将会与中国做更多的生意,让欧洲其他国家看到实际效益。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画好“同心圆”,汇聚发展“向心力”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