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欧文明交流再放异彩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欧文明交流再放异彩

来源:新华网2019-03-21 19:4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特稿:中欧文明交流再放异彩

  新华社记者孙萍 李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交流互鉴源远流长,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繁荣发展留下无数佳话。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进入新时期,从北京到罗马,从太平洋到地中海,乘“一带一路”春风,古丝绸之路东西两端的文明交流互鉴再发新枝、再放异彩。

  文明交流新篇章

  “在釉彩鲜艳的陶瓷中,绘着天真的象征——蓝花。”19世纪的法国大文豪雨果这样描绘来自东方的青花瓷。

  “美轮美奂的瓷器”“美丽华贵的城市”……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达元大都,即现在的北京。他在华17年,对中国文化物产推崇备至。

  而在更早的魏晋、隋唐时期,来自古罗马的珍稀物件为中国贵族巨贾所重。在中国多地考古现场,时有古罗马风格的金银器、玻璃器、金币重见天日,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端文明交流的宝贵见证。

  如今,中欧在人文、艺术、考古、文物等领域的交流广度和深度远超往昔。随着中欧博物馆交流越发频繁,民众不出远门就能一饱眼福。

  2017年与2018年,在摩纳哥和中国,分别举办了故宫文物展和摩纳哥格里马尔迪王朝展,摩纳哥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到北京为展览揭幕。2018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意大利庞贝古城出土文物,而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举办了四川古蜀文明展。今年1月,来自意大利的“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在河北博物院展出。3月,拿破仑文物中国巡回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幕。

  意大利和中国同为文明古国,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在全球位居前两位。近30年来,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谱写了新的文明交流篇章。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詹长法至今仍感念几位意大利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意大利政府为中国陕西提供了一笔文物保护援助资金。詹长法和时任意中友协主席弗兰奇西、罗马大学文物修复专家米凯利等人建立了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聘请了50多名意大利专家开设各类专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文保人才和文物修复师。后来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中意继续在北京合作建立了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培养了近200名专业修复人员,学员们参与修复了龙门石窟双窑洞、山陕会馆等遗址和一批重要文物。

  詹长法告诉记者,在西安和北京的文物保护修复培训中心,学员们第一次全面接触到当时国际上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第一次了解到如何将现代技术应用到古老艺术品的保护与修复。“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意大利是与中国合作最深入、最全面、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

  民心相通新热潮

  李玉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趁今年寒假参观了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等地。目前,中欧间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往来。欧洲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正在成为李玉那样的中国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中国游客花更多时间深度体验欧洲文化,如参观美术馆,欣赏音乐剧,观看意甲、欧洲杯足球比赛等。此外,英国乡村狩猎游、意大利艺术游学、法国品酒游等特色文化体验也越发受到青睐。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建立了人文交流机制,开展多层次合作,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在中国设立的法国文化中心、德国歌德学院、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在欧洲国家设立的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等机构,日益成为中欧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法国首任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说,进入本世纪,法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中等教育阶段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每年增长接近30%。让法国更好了解中国,最佳途径就是让更多法国人学习汉语,真正深入地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

  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安托万正在申请来中国读博士。他说自己的梦想是推动中法文化交流,让更多中国戏剧出现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上。他还期待来华研究“一带一路”,希望“一带一路”能进一步推动中欧人文交流,让中国文化得到更多欧洲人的理解和欣赏。

  文化交融新高峰

  今年1月,“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中法两国手工艺大师的精美作品让观众啧啧赞叹。而参展法国艺术家中,不少将中国元素巧妙地揉进创作,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美。

  “中国和欧洲代表了人类文化的两个高峰,如果中西加强合作与文化交流,便可以达成完美和谐的世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1697年出版的著述《中国近事》中说。

  历史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瓷器的淡雅之美影响了欧洲艺术风格的演变;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法国传教士白晋等人给中国带来了欧洲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近代,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大师在法国学艺期间融汇创新了东西方绘画技法。

  如今,中欧文化交流探索融合创新之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到威尼斯双年展、里昂双年展,从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艺术节,到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中国文化的印记日益鲜明。

  中英联手打造舞台剧《战马》、中法合拍电影《狼图腾》、中意合作实验京剧《图兰朵》、中德签署足球合作协议、中摩开展保护东北虎项目……中欧人文交流走广走深,正在不断催生新的合作可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认为,中欧文明交流本身就是对文明多样性的贡献,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构建一个美美与共的世界。“中欧文明对话可以向世界展示,古老文明如何以开放的态度不断学习创新来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参与记者应强、张曼、陈晨)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候鸟翔集黄河之滨

  • 河北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春日律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7日,记者从广州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高校科学家合作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的“祝融号”着陆区,其地下10—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
2025-02-28 09:51
2月27日15时08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2025-02-28 09:50
北京大学常林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成功开发出世界首款光子时钟芯片,可将芯片上的时间调控速度提升100倍。
2025-02-28 09:47
在宇宙中,有一类神秘天体——流浪行星
2025-02-28 09:46
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2025-02-28 09:44
国际数据库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近日宣布,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以远超原纪录的性能,登顶TPC—C基准测试排行榜,以每分钟20.55亿笔交易和单位成本0.8元人民币的成绩,刷新该榜单性能和性价比两项世界纪录。
2025-02-27 09:15
当物质处于地球上最低温度、最高压力等极端条件下,可能出现怎样的“超能力”?物态调控是物理学研究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对于物理世界极限的探寻从未停止。
2025-02-27 09:37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02-27 09:22
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业规划、24小时解答疑难问题,为研究人员查找资料……“DeepSeek+高校”的智慧教学研究场景正在北京部分高校实现。AI浪潮已至,智慧校园是大势所趋,但AI与教育的融合仍有赖于师生素养提升、技术适应性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完善。
2025-02-27 09:18
根据美国航天局最新测算结果,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12月22日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已基本排除,撞击概率已降至0.004%。美航天局表示,小行星“2024 YR4”不再对地球构成重大威胁,它为天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来测试行星防御科研和预警流程。
2025-02-27 09:16
26日,全国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青海格尔木开工。
2025-02-27 09:24
为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财政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改善充电基础设施。
2025-02-26 09:52
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利用我国自主研发设备,成功钻穿545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了连续冰芯样品和基岩样品。拉斯曼丘陵地区位于伊丽莎白公主地冰盖末端,是东南极冰盖的溢流区之一。
2025-02-26 09:51
青藏高原高山特有物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汪涛研究员联合瑞士巴塞尔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
2025-02-26 04:20
近日,记者从吉林大学获悉,该校联合中山大学组成科研团队,发现了高温高压下石墨经由后石墨相形成六方金刚石的全新路径,并人工合成出高质量六方金刚石块材料,
2025-02-26 04:20
马家窑文化距今4000年的彩陶罐、红山文化神秘的陶塑人像、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圆斝、山东滕州前掌大西周遗址出土的彩绘漆器……不同材质的文物是如何被修复的,又是如何被考古学者破译出古人留下的种种信息,复原出他们的生活图景?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推出的“妙手活千秋——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经典成就展”,答案就藏在其中。
2025-02-26 04:25
共筑数字童年新生态”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手机防沉迷座谈会”在京召开。李国强指出,沉迷手机不仅可能会导致视力损伤、睡眠障碍、颈椎问题等生理健康问题,还容易引发社交焦虑、注意力不专注等问题。
2025-02-25 09:34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24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
2025-02-25 09:32
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普遍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成长过程中通常得到父母及长辈的全方位关照,从而导致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薄弱。
2025-02-25 09:31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做好“三农”工作对全局发展至关重要。
2025-02-25 09:30
加载更多